另类路径学代数——国小代数补救教材之发展与探究

发布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日期:2014-12-2 14:22:00 人气:

嘉义大学数理教育研究所副教授 姚如芬


摘要

基于「数学学习机会的公平性」、「补救教材发展的迫切性」、以及「国小代数学习的重要性」,本研究从国民小学的「代数」主题出发,根据九年一贯课程纲要数学学习领域(97 年版)一年级至六年级的各项「代数」分年细目,尝试发展各式不同学习情境之国小代数补救教材与教学活动。研究者邀请国小教师、国中教师、以及补习班教师、还有关心台湾数学教育发展与学童数学学习的硕士班研究生与大学生,共同组成「代数小学堂」-国小代数补救教学研究小组,合作开发代数补救教材与设计代数教学活动;截至目前为止,共计研发出18 套不同学习路径的国小代数补救教材,包括以数学游戏、数学绘本、生活情境、以及具体操作等方式来进行「代数」的学习。期望能藉此从研究的角度较具系统地研发代数补救教材、同时进一步协助教师在教学现场进行代数补救教学,以提升国小学童的代数学基本能力,并为未来更高深的数学学习做好准备。

【关键词】:代数、国小学童、补救教学

壹、研究缘起

以下将从「数学学习机会的公平性」、「补救教材发展的迫切性」、以及「国小代数学习的重要性」三方面来论述本研究的源起与动机。

一、数学学习机会的公平性

许多文献指出,当前数学教育改革皆强调所有的儿童都应有公平的机会接受数学的洗礼,以及能够公平地学习数学与了解所学的内容(Deschenes, Cuban,& Tyack, 2001;NCTM, 2000)。也就是说,在教学现场中,教师不仅要照顾大多数孩子的受教权,也应该珍视少数特殊孩子的学习。

而在许多国家还在实施菁英教育的同时,连续两届在「国际学生评量计划」(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简称PISA)测验中表现优异的芬兰却反其道而行,绝不标榜菁英,而是坚持每一个小孩公平受教。芬兰贯穿教育改革脉络、促使教育政策成功的核心价值是「一个也不能少」的平等精神。

台湾九年一贯数学领域课程纲要(教育部,2001)亦主张数学的教与学应该能够照顾到大多数的孩子,课室内的数学教学亦应能够让多数的学生融入与参与。然而,虽然多数的教师皆同意弱势学习者(如新移民女性子女、原住民学童、社经文化资源不利家庭之子女等)是需要更多的关怀与协助,但他们通常不是数学教育研究领域内受关注的焦点(Baxter, Woodward, & Olson, 2001;Cramer, Behr, & Post, 2002;Empson, 2003; NCTM 1989, 2000),虽然从现实面观之,台湾有许多学童在数学学习上遭逢困难,已是一个普遍存在的事实。

... ...

点评:另类路径学代数——国小代数补救教材之发展与探究
南京晓庄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副教授/系主任 赵东金


一、一项非常重要的研究

台湾九年一贯数学领域课程纲要(2001年版)主张数学的教与学应该能够照顾到大多数的孩子,课室内的数学教学亦应能够让多数的学生融入与参与。大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一部分“二、课程基本理念”中也提出:“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两者对比,不难发现,数学教育关注每个孩子的发展,是海峡两岸地区的教育政策共同要求。发展补救教材是关爱学习“弱势学生”的措施之一,是数学教育纲领性文件精神的体现。同时,台湾地区的小学是配有专门的补救教师,负责相应的补救教学,发展补救教材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需要;在大陆地区,学习“弱势学生”或学生学习中某个薄弱环节的辅导,主要依据任课教师补救教学的经验,教师的补救教学常常会忽视儿童的学习兴趣和主体地位,此时,“以数学为中心”或“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教师教学中无意识地流露了出来。补救教学,占用了大陆地区多数小学数学教师的、大部分课余时间。这样,留给辅导其他同学或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时间,就会少了很多。发展补救教材是数学教育的现实需要,特别是,大陆地区似乎还没有教育部门组织进行这样的专门研究,台湾发展补救教材的做法,值得大陆学习。最后附上论文的主要结构,以便读者大致了解研究的思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