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我院召开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情况调研座谈会
撰稿人:宗爱东 日期:2020-12-21 浏览量:723
为进一步加强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智库建设,深化高校课程思政改革,12月5日,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情况调研座谈会在我院召开。教育部原副部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林蕙青,我院党委书记汪歙萍出席会议。来自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院(筹)、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的专家学者及教育部相关处室负责同志与会。
会上,我院德育院(筹)党支部书记、副院长宗爱东、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主任柯政、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苏长和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教务处副处长陈峰、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吴兵、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生态学院教授曹扬等分别从上海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指南研制整体情况、教育学专业课程思政指导纲要编制、学院课程思政教师团队建设、高校专业认证中的课程思政元素挖掘、高校交通运输类专业课程思政研究联盟建设、课程思政在课堂一线的教学探索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研讨。
汪歙萍在交流发言时指出,课程思政是围绕课程育人,以思政课为核心,综合素养课程为支撑,专业课程为辐射的课程思政体系。上海在推进领航学院建设时将课程思政同“双一流”的一流学科建设相结合,以切实提升课程思政在区域范围内的影响力和建设实效。上海课程思政2.0是为了深化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切实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在听取与会专家学者交流发言后,林蕙青作点评讲话。她指出,课程思政是建立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内容,高等教育在向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迈进的时候,课程思政必须加强。今天的介绍既有整体的规划、课程指南的编制、课堂的教学实践,同时还有教师联盟建设,教师系统化的培训,这些工作在深度上、实效上、体系性上与过去相比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反映上海不同的学校从不同的层面,是一个整体性的前进,应该说,上海课程思政建设进入了2.0版,上了一个新台阶。希望你们在现有的工作基础上,继续深入探索。第一,课程指南的编制,还可以加大力度,可以组织更多的专家力量,在指南数量上、在编制完成进度上更进一步。第二,上海市教科院在做“双一流”的评价指标体系,其中的课程、教学都是大家更关注的,我们要思考怎么从可检测、可看到、可摸到的角度体现课程思政,对课程思政的评价进一步深入研究探索,很有意义、很有价值。第三,建议进一步加大沟通、交流、培训。你们现在的成果,可以在全国开展交流,应该把很多东西和全国各高校进行分享。林蕙青表示,教育部出台《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后,也在了解《纲要》发布之后近一段时间课程思政的进展情况,回京后会专门与高教司负责同志介绍相关情况,把调研发现的好做法好经验推荐给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