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罗店彩灯 体验非遗传承——交流协会党支部与工商外二外党支部开展共建活动发布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日期:2018-12-21 13:58:00 人气:
2018年12月14日下午,交流协会党支部与工商外二外党支部今年第二次共同开展活动,假宝山区罗店镇东方假日田园场地,邀请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罗店彩灯”传承匠人、75岁高龄的朱玲宝老人介绍“罗店彩灯”,了解了“罗店彩灯”的历史发展,体验了“罗店彩灯”制作过程,由此让两个支部的党员再次感受到上海的传统历史文化的魅力,从而激发家国情怀,达到开展“双激”项目的目的。 走进东方假日田园的大厅,大家抬头便可见挂满天花板的“罗店彩灯”。小巧玲珑,有宫灯、花灯、动物灯、人物灯、铜钱灯等,颜色各异,充满农村喜庆的味道。 朱玲宝老先生讲述了他从乡镇文化工作者改行灯彩艺人的经历:1983年在宝山首届民间文艺年会心生向往、拜师学艺,传承推广罗店灯彩工艺;1988年上海大世界举办的“龙年民间彩灯大赛”中,朱玲宝凭借制作大型灯彩荷花龙灯一举夺魁;2007年,朱玲宝被评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罗店彩灯”技艺传承人。 “罗店彩灯”的整个制作过程可以总结为构思、选材、扎骨架、裱糊、装饰、组装六个步骤,由于时间有限,朱玲宝老先生让我们每个人做了“罗店彩灯”最简单的一款小宫灯。虽然我们都做得很是用心,但初次尝试,总体还略显粗糙。非物质文化遗产貌似简单,实则需要一代一代人的沉下心来用心去传承才会随着时代的变迁散发出其浓郁的传统文化的魅力。 最后,我们在品尝着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徐行蒸糕中结束了我们此次的支部活动,我们两个支部大多数的党员都会1-2门小语种,都熟稔外国的文化,但所有的党员都无不自豪地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傲。相信此次支部活动,一定会使我们更好地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增强自己的文化自信,更加爱国敬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