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后世博时代上海的人才结构重塑

发布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来源:文汇报 日期:2010-9-17 8:18:00 人气:

上海能否借助世博会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成为后世博时代上海能否实现历史性跨越的关键。人才结构重塑是保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重塑人才结构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和完善与经济结构宏观调整相适应的人才宏观调控体系,创造良好的人才运营环境,发挥人才市场在人才配置过程中的基础性作用。

历史经验表明,世博会的举办不仅标志着主办国经济的强劲发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举办国家、特别是促进了举办城市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和就业增长,推动了以举办城市为核心的经济圈的形成,提高了举办城市及其国家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创新能力。上海能否借助世博会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成为后世博时代上海能否实现历史性跨越的关键。

经济结构调整势在必行

上海的经济结构早在改革开放初期就有过“壮士断腕”的悲壮,现在,上海已从全国性工业基地成功转型为开放型、国际化、服务功能齐备的经济中心城市。后世博时代,上海面临全球经济向后危机时代、国内经济向依靠内需时代、自身发展向服务经济时代的三大转变,世界经济发展随着一系列新技术、新理念的催生将呈现新格局。以美国为首的“新能源战略”、“智慧地球”以及已经引起世界各国密切关注的低碳经济、绿色经济、新能源、节能环保和信息产业等发展的前沿问题都将成为全球产业转型升级的“引擎”。上海能否在这场波澜壮阔的产业革命中选准战略性新兴产业,占领新一轮发展的制高点,关键在于上海的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能否像当年放弃颇具盛名的包括轻纺在内的传统制造业那样毅然决然。

国内经济在保持30多年快速增长的同时,各种结构性、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断凸显,传统增长方式的不可持续性面临严峻挑战。上海自浦东开发开放以来,主要依靠大开放、大合资带来的大规模出口、大规模投资强力驱动。经过近20年高速增长,能源、土地、环境等瓶颈掣肘日益突出,传统发展的道路已经难以为继,且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大力倡导低碳模式下,上海还面临巨大的节能减排压力和繁重的二氧化硫、COD、固体废弃物、生活垃圾等环境治理任务。

世博会的成功举办为上海经济的持续发展带来了极好的契机。众所周知,日本在上世纪70年代成功举办大阪世博会后,经过连续10年的发展,形成了以大阪为核心的关西经济带,成为商务交易、金融、信息交流的中枢。英国伦敦世博会促成了以伦敦-利物浦为轴线,沿泰晤士河扩展的产业密集带和经济核心区的形成。美国1933年的芝加哥世博会形成了北美五大湖城市圈和底特律的汽车工业、匹兹堡的钢铁工业,为美国在经济大萧条后的转型作出了贡献;1984年新奥尔良世博会有力推动了美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上海世博会的举办能否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更好地服务全国经济发展,将成为提升长三角乃至全国产业结构能级的关键。

综观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无论是欧美,还是日本、亚洲“四小龙”,在实现人均GDP跨越5000美元的过程中,产业结构都呈现出了一些共同的特点,即农业增加值所占比重下降,工业增加值所占比重变化幅度较小,服务业增加值所占比重上升。中国香港和新加坡都是依托金融、航运等现代服务业带动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成功典范。2009年以来,上海服务业持续快速增长,但起重要支撑作用的是股市、房市,而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航运服务业、中介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等高端现代服务业发展明显滞后。国务院关于上海发展“两个中心”意见的出台以及同意浦东行政区域的调整,为上海金融服务业和航运服务业的加速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同时还将带动交通、物流、贸易、通讯、法律、咨询、技术等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

从上海自身的发展看,2009年GDP近1.5万亿元经济规模超过香港,人均GDP已经迈上1.1万美元台阶。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9.4%,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和从业人员比重双双接近60%。按照OECD的标准,某个经济体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和服务业从业人数比重都已经超过60%,这标志着这个经济体开始迈入服务经济时代。“世博会+双中心”已经成为上海产业结构转型的加速器。上海经济结构新一轮的调整已蓄势待发。

人才结构重塑迫在眉睫

从当代世界新技术革命兴起后的最新实践看,新技术革命不仅推动着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在重塑着人自身。根据卢卡斯解释经济增长的人力资本模型理论,人力资本积累的内部边际收益递减效应使一国或地区的人力资本存量不可能无限增大;人力资本积累具有外部溢出效应,人力资本增量与存量成正比,初始人力资本存量高的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快于人力资本存量低的发展中国家。今天的人才结构就是明天的经济结构。

尽管上海的人才资源非常丰富,但与世界发达城市和地区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人才结构不合理导致人才竞争力缺乏,与上海新一轮经济结构的调整不相适应的矛盾突现。后世博时代急需一批符合“四个中心”建设要求的高端国际人才和团队;急需一批思想敏锐、勇于冒险、大胆探索的行业领军人才,急需一批业务娴熟、技能精湛的复合型高端服务业人才。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上海正面临重塑千千万万个创新主体的使命。所谓人才结构重塑,包括人才的年龄结构、层次结构、专业结构以及区域(空间)分布结构等都亟待重新布局再造。人才结构重塑是保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要推动人才结构战略性调整,“确立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不仅是“人才优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必备条件。这就要求以人才结构优化引领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以人才合理布局促进经济协调发展,以人才优化配置提升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后世博时代,上海人才结构重塑战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要调整人力资本投资比重,改善人才与其他资源要素投入关系的结构比例,提高投资效益;二要调整人才培养引进布局,坚持自主培养与海内外引进相结合,畅通人才发展渠道,优化教育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和区域布局;三要调整人才队伍结构,大力开发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加大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开发力度,培养造就高端服务型人才、创新型科技人才、尖端行业的领军人才、核心技术研发人才,形成结构合理的人才团队,确保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各重点领域的人才数量充足,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实现人才结构优化的基本思路

根据上海“四个中心”建设的战略和提升综合服务功能的需要,后世博时代,上海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是发展现代服务业。应用现代化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服务方式改造和提升传统服务业,创造需求、引导消费,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多层次、知识型的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这是上海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并达到持续增长目标的重要途径。上海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主要领域是金融服务、现代物流与航运服务、信息服务、文化产业和会展旅游服务等,其中重中之重是金融服务业和现代物流与航运服务业。

重塑现代服务业的人才结构,重点是开发各类专业服务人才。通过吸引国内外提供服务的机构入驻上海,引进一批现代金融业、航运业高端服务专业人才;通过世博会高品质的服务流程,打造一批高端服务领军人才和核心团队;通过教育和职业培训,培养、熟悉本地风俗习惯的服务人才,扩大中下层次服务人才规模。加快推进人才市场体系建设,建立政府部门宏观调控、市场主体公平竞争、中介组织提供服务,完善市场服务功能,畅通人才流动渠道,加大现代服务业人才的开发力度。

先进制造业、高科技产业是上海建设“四个中心”的重要产业支撑,是上海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的主体,也是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后世博时代,国家大飞机项目落沪以及一批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高尖端产品的引进和开发,都将直接带动上海产业升级。重塑先进制造业与高科技产业人才结构,重点是开发科技创新人才以及高技能人才。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改善科技创新条件,包括基础设施、技术手段、软件实施等,切实提高科研人才的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建立开放性终身教育体系,构建学习型城市,完善以复合型高层次人才为主体、与本市产业结构相适应的多层次多门类人才系列,提升上海“四个中心”建设水平和创新产业能级,充分发挥人才结构的先行优化对于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进一步优化生态环境、科技自主创新环境,包括市场环境、法制环境、制度环境和其他社会经济环境等,促进现有科技人才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不仅拉动了上海GDP增长,而且还带来了全新的文化创意理念,培育了一批优秀的会展、大型项目的创意策划人才、大型活动的系统管理人才。文化创意作为推动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促进技术改革和商业革新、提高竞争力的动力源泉方兴未艾。后世博时代,随着上海迪斯尼项目的落定,以广告、建筑、艺术、工艺、设计、影像、音乐、电视及广播、文化出版等创意产业为核心的产业组织和生产活动,将再度成为世博后提高城市竞争力的新兴产业。

重塑新型文化创意人才结构,重点在于开发创意人才,培育“创意阶层”。针对上海发展文化创意人才战略,实施“专才计划”,通过教育培训、海内外引进,重点培育一批优秀的创意人才,包括音乐家、艺术家、科学家、教师以及网络设计等专业人士,吸引一大批高级文化创意的策划人才、管理人才、运营人才。营造适宜创意人才的生态环境,包括健全的人才政策法规、良好的人才管理制度、有效的人才开发机制、宽松的社会环境、富有特色的文化氛围等。

从总体上看,重塑人才结构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和完善与经济结构宏观调整相适应的人才宏观调控体系,创造良好的人才运营环境,发挥人才市场在人才配置过程中的基础性作用。大力发展多层次、多种类人才市场和中介服务机构,加强对人才流动的政策引导和监督,推动产业、区域人才协调发展,促进人才资源有效配置。

(文见《文汇报》2010年9月14日第1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