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颁布首个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发布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来源:中国青年报 日期:2010-9-13 9:00:00 人气:

江西颁布首个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2015年全省人才资源总量将达548万人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省全面推进人才开发、人才集聚和领军人才建设等“三大工程”,使人才总量由2003年的192.1万人增长到目前的387.68万人,翻了一番多;人才跨省流入与流出比由2003年的1:1.2转变为1.4:1,扭转了人才流失的局面。

记者昨日从江西省推进人才强省建设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为更好地推进人才强省建设,适应我省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需要,我省日前颁布首个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规划》指出,到2015年,全省人才资源总量达到548万人;到2020年达到658万人,人才资源占人力资源总量的17.6%左右。

《规划》紧贴江西发展实际

据了解,近年来,江西人才工作取得了较大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主要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匮乏,人才创新创业能力不强,围绕重大项目组建的优秀人才团队明显不足;人才资源分布不够合理,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支撑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领军人才较为短缺;人才发展体制机制障碍尚未消除;人才资源开发投入不足,人才发展的基础条件相对薄弱等。

为此,从2009年开始,我省组织开展了中长期人才发展纲要编制工作,由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牵头,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经过调查研究、文稿起草、专家评审、征求意见等环节,历时一年多时间,八易其稿,编制了我省第一个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

“《规划》具有三大特点,一是紧贴江西发展实际,如:提出重点抓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人才开发;二是思路有所突破,探索建立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三是主要指标适度超前,充分体现‘进位赶超’的要求。”专家表示,根据规划,我省将在2020年基本建成具有一定影响力和较强竞争力,特色鲜明的区域性人才高地,实现建设人才强省目标。

实施“赣鄱英才555”等八大工程

《规划》提出,要按照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的湖体核心保护区、滨湖控制开发带、高效集约发展区功能区划,着力在构建以生态农业、新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环境友好型产业体系中发挥人才作用,并确定了“赣鄱英才555工程”等八项重大人才工程。

“‘赣鄱英才555工程’主要是满足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和我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高端人才的需求。”专家表示,该工程的具体内容主要是“实施三大计划”,即“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从2010年开始,在10年之内,重在前3—5年,面向海内外引进500名急需紧缺的高层次人才来赣创新创业;“高端人才柔性特聘计划”:柔性引进500名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国内顶尖水平的高端人才为赣发展服务;“领军人才培养计划”:立足本省选拔500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进行重点培养。

与此同时,《规划》还要求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人才及团队建设、创新型企业家建设、高技能人才振兴、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培训、宣传思想文化系统优秀拔尖人才、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青年俊才开发七大工程。

建立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

建立人才工作联系点和试验区是推进工作机制体制创新的重要途径。《规划》要求,应解放思想、积极探索,争取国家支持在我省建立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在南昌市、新余市、共青城开发区以及一些大型科技园区、工业园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开展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试点建设。

培养优良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除了注重引进高端人才,我省还将积极培养具有一定数量、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规划》提出,要建立不同层次学历教育、专业培训和知识普及有机结合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体系,将社会工作理论知识学习纳入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培训规划;制定社会工作培训质量评估指标体系;推进公益服务类事业单位、城乡社区和公益性社会组织建设;组织实施社会工作服务组织标准化建设示范工程;建立健全社会工作督导体系。到2015年,全省取得社会工作资格证的人员总量达到12000人,与全省人口比例达到1:4000。

(文见《中国青年报》2010年9月8日第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