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互联网大学,解全球知识饥渴

发布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来源:文汇报 日期:2010-9-1 14:45:00 人气:

知识大爆炸系列观察之一

哈佛、耶鲁、牛津、剑桥等名校把上百门课程的讲课视频传到网上,TED的名人演讲视频也疯传网络……一种新的学习习惯和方式正在塑造中——互联网大学,解全球知识饥渴

有一所大学,它的教师团队是: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阿凡达》导演卡梅隆、麻省理工学院行为经济学家丹·艾瑞里教授……这并非假想,一个名为TED(即Technology -技术,Entertainment-娱乐,Design设计的英文首字母缩写)的组织已经请到他们登台演讲,并将实况视频传上互联网,一下受到全球网民追捧。

美国知名商业杂志《快速公司》日前称,TED的开放模式正在创造一个“新哈佛”,夸这是“最近100年第一个真正的顶尖教育品牌”。实际上,岂只TED,哈佛、耶鲁、牛津、剑桥等名校也相继把上百门课程的讲课视频上传至学校官网——“开放”的教育理念付诸实践,解全球知识饥渴。

 

知识分享类视频“烧”遍互联网

余朋铭是华东政法大学大三学生,热衷于上网看TED演讲和名校公开课的视频。他对今年3月网上疯传的“复旦校史上最火爆的一场讲座”记忆犹新。那场讲座的主讲人是哈佛大学教授桑德尔。对桑德尔这个名字的吸引力,主办方显然有些估计不足:“只可容纳100多人的报告厅挤进去了300多人,更多人拥在报告厅外!”有人甚至从外地赶来,没能挤进报告厅的余朋铭坐在大堂地板上,看电视屏幕直播。

“桑德尔热”发端于网络。在到访复旦之前,桑德尔主讲的哈佛公开课《正义》,被无数年轻网友疯传。在复旦,他以一贯的讲课风格,围绕“什么是正义”展开开放性的道德讨论——“一艘船在海上遇险,救援迟迟未到。船上有四名船员,一名船员是孤儿,已经奄奄一息。其他三名船员为维持生命把这个人杀死并吃掉,最后成功获救。回国后,三人因杀人被捕。如果你是法官,会怎么判?”……

“桑德尔热”并非个例。2004年起,著名学府的公开课程、TED演讲渐次现身互联网,影响力越来越大。到今年四五月,麻省理工学院一个印度小伙子主讲的“未来第六感”研究成果,和美国华裔女神童邹奇奇的“为什么大人应该向小孩学习”,一跃成为各大社交网站转载量最大的两个TED视频——知识分享类视频正“烧”遍互联网。
“人们对各领域专业知识的渴望犹如本能”

今年4月,“人人字幕组”启动了耶鲁大学公开课的翻译,相继译出《生物医学与工程》、《博弈论》、《古希腊历史简介》等十几门课程,助推了网上空前的学习热潮。在资源共享网VeryCD上,所有海外高校公开课的视频浏览量均已破万,其中热门的耶鲁公开课《哲学:死亡》,浏览量超过了80万。

“人人字幕组”负责人之一梁良告诉记者,他们翻译公开课原先只当是美剧淡季时的调剂,没想到网民需求如此旺盛。类似的翻译工作全球都有人在做,TED演讲视频已被译成76种语言。

虚拟大学为何如此受欢迎?外国媒体分析,这缘于全球精英的“知识饥渴”:“知识饥渴是长期存在的。人们对各个领域专业知识的渴望犹如一种本能,只是,能用有趣的科普方式传播知识的人不多,这种人一旦出现,就会受到热捧。”

其实,这种饥渴不仅表现为追捧名校课程,甚至也追电视剧。《犯罪现场调查》、《生活大爆炸》、《IT狂人》等剧蹿红,反映了人们对心理学、物理学、人类学、医学等领域的专业知识的兴趣。
花上喝一杯咖啡的时间获取新知

起初,TED掌门人克里斯·安德森并不十分有把握:“1998年我接触到TED,这个概念很吸引人,可我有忙碌的工作,我不明白为什么要坐下来听一个跟自己工作毫不相干的科学家谈他的专业?”
TED类似于福布斯论坛、达沃斯年会,是每年一次精英汇聚的头脑风暴,起先是个封闭的聚会。2006年,安德森创立的非营利性组织“幼苗基金会”开始把每年4天里的TED演讲视频挂到网上,结果反响惊人——截至目前,网上共发布了600场演讲视频,已被观看超过1亿次。

这600场演讲,除了主讲人都是各领域最突出的人物,还有一点,就是每场时长18分钟——“这就迫使演讲者好好想自己到底该讲什么,最想向别人传递什么?”“18分钟”是喝一杯咖啡的时间,“你看了一段非常棒的演讲,忙把电子链接转发给他人,知识就这样快速传播起来了!”

“只要你有一根网线,你就能接触世界上最好的教育。”在年轻的网友们看来,一根网线可以造就教育公平的起点,“山里的娃、农村的孩子也能接触哈佛、耶鲁,也可以听比尔·盖茨讲故事。”眼下正有不少年轻人自我“标榜”:我是TEDU(英文“大学”University的缩写)、Google U、VeryCD U毕业的!

(文见《文汇报》2010年8月23日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