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未来人才

发布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 日期:2013-4-7 15:43:00 人气:

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未来人才
——记北京第二实验小学“主题研究课”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 华应龙

2013年1月21日,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新电教室内座无虚席,全校260多位教师与30位家长代表,实验二小教育集团分校、成员校和“李烈校长工作室”的校长们,教育部、北京市、西城区有关部门的领导和专家们一起研讨学校开创的“主题研究课”。此次活动受到了与会领导和来宾的高度评价。会上,李烈校长介绍了开设“主体研究课”的初衷和发展,她说:“学生成长的规律可以浓缩在一个最简单,却也最意味深长的‘人’字上,左撇的认知发展,主要在求学的过程中完成,而学习的关键在于使学生“学会求知”。右捺的个性社会性发展,学生在社会化的过程中,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因此.教学生学会思考、学会交往,就基本把住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如何教会学生学会思考、学会交往,是我们探索的重点。比较中外基础教育,我们发现:在课程设置上,我国是分学科,按照知识系统进行纵向的‘条状’学习,学生的学科基础知识扎实,但思维视角相对单一;而国外侧重的不是学科知识的系统学习,而是激发学生认识真实生活中的各种事物,从不同侧面认识同一事物,从一点辐射出多条线,最终形成网的‘块状’学习。多学科融合的探究性学习使学生的思维视角开放,善于思考,乐于发现,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强。这正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未来人才所需要的,这是我们开设‘主题研究课’的初衷。

一、实施“主题研究课”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重视学习实践,开展学生沙龙活动。

学生沙龙是学生自发组织开展的互动交流活动。学生沙龙前期既有学生个体的研究,也有群体的研究,从选题、分头准备、选择交流形式到张贴海报等各种不拘形式的研究交流,完全由学生自主完成,教师因需给予指导。学生沙龙主题内容从课内学习到学生感兴趣的课外学习,如《交通中的数学问题》、《各国的饮食文化》、《国粹京剧》、《享受长跑》、《我家有个巴西龟》等。活动中,从主持人到主讲人都是有备而来的学生,参与提问、回答的是现场自愿参加的学生和老师们。我们发现,学生已经能够从真实的生活中发现丰富多彩的课题进行研究,他们在发现问题—生成小问号—探寻答案的过程中,产生了丰富的研究中的思考。他们已经超越了学科界限,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思维越来越开放。

因为学习沙龙是在午休时间举办,有限的30分钟无法满足学生充分交流研讨的需要,因此开设综合学习课成为一种需要。师生共同参与综合学习研究,成为学校实践研究的共识。

第二阶段:重视学科整合,开设“综合学习课”。

如何让学生生成的宝贵资源发挥出更大的作用,让学生之间有更多相互学习的机会?我们开始尝试围绕学生关注的话题进行交流研讨,年级大课应运而生。年级大课是教师引导学生围绕学生关注的话题进行自主学习,遇到问题可以求助各科的教师。从学生结伴合作、班级交流、推举出代表到年级展示,学生对话题的认识在不断丰厚;从台上的宣讲到台下的互动,师生共同交流,乐在其中。

从“我眼中的金融危机”、“秩序——文明的象征”到“我们关注天气”,一堂堂年级大课吸引着全年级师生,成为综合学习的新模式。于是,学校利用现有的资源,率先在四、五年级把“综合学习课”排入课表,每周两节课连排,从时间上保证‘综合学习课”的实施。

第三阶段:开展主题学习,设置“主题研究课”。

我们遵循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分年段开展“主题研究课”。一至三年级在确定研究主题后,由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从学科视角发现探究主题研究的途径和方法,最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运用学科知识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解决问题,拓展学生的思维视野,朝着建立系统思考的培养目标努力。
四至六年级开设“主题研究课”,每周两课时,纳入课表。年级任教的所有教师均参与“主题研究课”的研究实践,和学生一起在研究交流的过程中成长。实践中,更加重视学生的全员参与和个性化学习,鼓励学生大胆提问,通过共同设计任务单,提供从各个学科视角对主题研究的视角和纬度,提供多种可供选择的研究方法,提供多回合、多层次的交流空间,为有效探寻解决问题提供必要的帮助。

二、“主题研究课”实践中的收获

第一,选择研究主题,打造课程文化。

遵循学生发展的基本规律开展主题学习,是设置“主题研究课”的目标之一,也体现了我校课程文化的核心词汇——“个性、超越、未来”的丰富内涵,从学生兴趣出发是确定主题的关键。目前,学校初步确定学生成长历程中值得研究的话题,按照由小到大、由易到难的序列,各年级师生在此基础上广泛听取学生的想法,最终确定每个学期的研究主题。

研究主题都以一个核心词汇的形式出现,其中涵盖着可以进一步探究的丰富内容。围绕主题,老师与学生一起研究设计任务单。任务单伴随学生的学习全过程,记录了学习的收获与思考,更成为相互交流与展示的有效途径。

第二,关注研究方式,打造课堂文化。

学校在构建学生主体参与的课堂教学模式中,打造了“生本、对话、求真、累加”的课堂文化。主题研究更加凸显了以学生为本,彰显了研讨交流的学习价值。在探究式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的是多种形式、多种范围、多个维度的对话,培养的是科学的探究精神,过程中积淀下来的收获就是学生成长的新动力。

比如,正值全球金融危机,学校就以“我眼中的金融危机”为主题进行综合学习活动;国家倡导“低碳生活”,学校组织了“我眼中的低碳生活”主题研究课。学生用自己的视角解读着这些深奥的术语,用绘画、音乐、漫画等形式分析着、判断着、预测着……台上台下的他们俨然是知识渊博、满腹经纶的经济专家、科学家、文学家!每个学生沉浸其中,相互分享,彼此欣赏。

第三,深化“主题研究”作用,打造师生文化。

提及主题研究,学生都觉得有意思:可以有自己的想法,可以大胆尝试,用自己的办法解决问题。在宽松自由的学习空间里,培养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大胆的质疑精神、克服困难的意志、高度的自主性、相互的合作意识等。“主题研究课”让学生发现了自身的潜能,让学生在探索研究中永远保持好奇心、求知欲、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这一切,无不践行着学校“美、学、玩、做”的学生文化,即美出修养与特长,学出习惯与大气,玩出健康和情趣,做出责任与奇思妙想。

在主题研究活动中,教师更加注重教育与教学的整合,将学习资源用足用活,注重了学科间的有机融合,用心发现知识点与知识点、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联系,将点串成线、连成面,逐渐向系统思考、构建立体思维发展;更加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常态课上,生生对话的空间越来越大,师生对话越来越多的是对学生课堂生成资源有效研讨。难怪老师们都说,是“主题研究课”让他们提升教师爱的专业能力,形成良好的心智模式,学会系统思考,在智慧工作中感悟教师的职业幸福。

(文见《基础教育参考》2013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