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以学科“高地”铸就发展“高峰”

发布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来源:中国教育报 日期:2011-7-5 10:38:00 人气:

——山东工商学院打造全国“百强”管理学科、经济学科纪实

在《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日前发布的“2011年中国大学管理学科100强”名单中,一个熟悉的学校名字再次出现。在百强名单中,山东工商学院(原名中国煤炭经济学院)的管理、经济两学科同时入围,学校也成为山东省入围的唯一一所财经院校,更成为山东省唯一一所连续3年进入全国百强的省属高校。

学科是高校发挥教学、科研、开发等综合功能的基本单位,是高校的生命力所在。通过多年的不懈拼搏,山东工商学院的学科建设理念深入人心,学科建设氛围日渐浓厚,最终成功打造了一支较强的学科力量,并在学科内部形成了良好的自我发展的机制和动力。学校以学科建设为核心,无论在人才培养质量、师资队伍建设,还是在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效益方面,均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新景象。

倾力打造强势特色学科

办学特色是高校高水平、个性化和影响力的标志,是学校优势和独到的教育思想反映,是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品质,可以说,没有特色就没有优势,没有优势就没有水平。面对近年来愈演愈烈的高校竞争,学校领导率先意识到,特色化、差异化的学科建设是高校在激烈的竞争和严峻的形势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

“普通高校要把特色建设作为提升高校办学质量的着力点,不拼‘全能冠军’,只争‘单打冠军’,靠剑走偏锋,才能出奇制胜。”山东工商学院党委书记魏金陵表示,“尽管在整体实力上无法与研究型大学抗衡,但学科建设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支撑,只有在局部和某些领域上实现超越,并办出自己的特色,才能在整体上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山东工商学院充分考虑了管理学科的强项和学校的办学传统和区域办学特点,积极培育和彰显‘管理学科见长、煤炭经济研究见强、半岛经济研究见优’的学科特色和研究优势,取得了显著成效。”魏金陵书记进一步补充说。

为形成一批有鲜明特色的重点学科,学校出台了《山东工商学院关于全面推进“特色兴校”战略意见》,提出到2015年,形成在本学科领域和山东省具有较大影响与知名度的煤炭经济研究和半岛经济研究优势与特色。实施“跨学科计划”,不断发展和丰富特色学科、特色研究内涵,不断推进研究方法创新,用多学科知识联合攻关,坚持“强化建设管理学科,积极发展经济学科,大力扶持工学学科”的思路和政策导向,促进管理学科与经济学科融合,工科与商科相长,提高学校整体学科水平。

在重点建设体现学校办学属性且具有比较优势的管理学科和经济学科过程中,山东工商学院建成了以管理学、社会科学(经济学、法学等)、工学为主的学科框架,带动了理学、文学的迅速发展,形成了结构合理、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特色鲜明的学科体系和建设格局。“十一五”期间,建成了管理科学与工程、企业管理、产业经济学、统计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等5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实施了《山东工商学院重点学科建设方案》,进一步提出了重点学科建设的总体目标、发展理念、学科布局、建设思路、基本要求、主要任务以及管理体制机制等,进一步完善了学科与学术带头人负责制,进一步明确了重点学科研究方向,进一步加大了重点学科建设支持力度,使重点学科建设稳定发展。

特色化、差异化的重点学科建设思路,使学校的学科专业结构日趋合理。截至目前,学校在47个本科专业中,有管理学专业20个、经济学专业5个、法学专业3个、文学专业6个、理学专业4个、工学专业9个,已经形成了以经济、管理学科为主,兼有理、工、文、法多学科的财经类普通高等学校。

为进一步凸显煤炭经济研究、半岛经济研究的特色,学校全面建设了山东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煤炭产业发展与创新研究基地、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研究基地——半岛经济研究基地,为开展高水平科研、培养高层人才、开展对外咨询服务搭建了良好的学术品牌和学术平台。

高水平学科打造高层次队伍

学校在加大对省级重点学科、校级重点学科、校级重点扶持学科投入的同时,不断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制定了有利于科研人才积极从事研究的考核办法,为培养省内外有较大影响的学科带头人提供了良好的制度保证。
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高校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人才资源作为教学、科研、管理的主要实施者,在高校改革发展中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因此,学校始终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学校的第一资源”、“快发展的主动权关键在人才”的理念,把师资队伍建设当作提高办学水平的头等大事来抓。

笔者在《山东工商学院“十一五”建设与发展规划》中看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师资水平”被列为学校各项重点任务之首。而在《山东工商学院“十二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中,学校更是在科学分析师资队伍现状的基础上,确立了“大力引进和培养一批教学、科研拔尖人才,建设一支政治坚定、师德高尚、业务精深、结构合理、高效精干、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的工作目标,并提出了加大师资引进力度积极吸收高层次人才、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和青年教师培养、加强教师队伍管理制度建设、强化师资培训、加强师德建设等具体任务,为学校“十二五”期间的师资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

为充分发挥学科“人才制高点”的作用,学校根据学科建设的需要,按照“坚持标准,严格程序,公开选拔”的原则,为重点学科选聘带头人。学科带头人全面负责本学科的建设和管理工作,负责主持制定学科的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组建学术团队,确定研究方向,制定研究生培养计划等,力求实现依托高层次学科打造高层次师资队伍的目标。

同时,学校创新实施了“125人才工程”,培养和引进10名在同学科国内领先的学科带头人、20名在省内一流的学科带头人、50名在省内领先的学科带头人。3个层次的人才有着严格的入选条件,凡符合条件、具有相应资质的国内外学者均可报名竞聘。竞聘成功后,必须在管理期内完成规定的科研任务。

此外,学校还根据学科建设的需要,推行了名誉教授、特聘教授、兼职教授制度。对于国内外具有较高声望和学术水平、相关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在双方协商的基础上,分别授予名誉教授、特聘教授、兼职教授荣誉称号。

在不断优化、强化学科结构的过程中,学校实现了师资队伍和人才培养层次、水平和质量的提升,会聚了一支年富力强、思想活跃、学术造诣深的老中青相结合的学科梯队。截至目前,在学校现有的1150余名教职工中,有专任教师755人,其中教授103人,副教授209人,博士144人,硕士以上学位专任教师588人;现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山东省教学名师、山东省优秀教师、山东省十大中青年法学家、山东省“百人工程”理论人才、山东省社会科学学科新秀等高层次人才35人,建设有省校级教学团队25个。良好的政策、制度和人文环境,为人才成长和创业提供了舞台。广大教师在这里工作,觉得有学头,有干头,有奔头。正因为如此,全校上下人心思稳,人心思上,人心思进,事业发展呈现蓬勃生机。

瞄准社会需求培养栋梁之才

人才是学校发展的决定因素和核心环节。加快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努力吸引、培养和造就一批高水平的学术大师和优秀人才群体,是学校发展的关键。优秀的师资和专家队伍,无疑为学校培养高质量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学校始终以社会需求和市场变化为导向,以建设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为主线,遵循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积极开展有特色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按照“注重基础、强化训练、加强综合、培养能力”的原则,构建了“四层次、五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四层次”分别是基本素质层次、基础技能层次、专业技能层次和综合训练层次;“五模块”则分别是素质拓展模块、实验教学模块、实习实训模块、论文设计模块和科研创新模块。

为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在省内外160家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机构建立了教学与就业实习基地,学生通过在基地的实践锻炼,实现“预就业”,了解用人单位需求,感知社会变化,把握市场脉搏,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

在充分调研山东、烟台市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办学特色与优势,与山东招金集团有限公司、烟台张裕葡萄酿酒有限公司、烟台振华百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联合开展了“订单式”人才培养,为企业发展“量身定做”人才,提高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针对传统教学重理论传授轻能力培养的现象,学校在信息、计算机、通信、数学等专业开展了“嵌入式”教学改革。先后与英泰移动通信学院、北大青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烟台中加软件有限公司等合作开办了“嵌入式双证实验班”,借鉴职业培训的教学模式,在不降低本科学历教育水平,保持现有人才培养方案不变的前提下,将企业项目案例按照“嵌入式”系统进行分解,嵌入到教学中去,使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还可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

在部分专业试行“3+1”教学模式改革,用3年的时间对学生进行专业学位课程教育,用1年的时间进行实习实训或者强化考研培训,使学生在巩固专业基础的同时,形成适应具体岗位的工作能力。

在充分分析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现状和前景的基础上,成立了山东高校首家服务外包软件学院,先后与北京达内科技公司、富士康科技集团烟台工业园、浪潮集团等10多家单位签订了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协议,建立了贴近企业需求的服务外包课程体系,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与市场脱节的状况,提高了学生的应用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以《中外文化经典导修》系列课程试点改革项目为支撑,强化儒商精神的培育,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理想人格认知。注重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联系,学校还开设了《半岛经济概论》课程,突出了教学内容的本地化特征。

高度重视实验室建设,加大专业实验教学比重,建有国内一流的商学实验教学中心,开设企业仿真综合实验课程和跨专业实训实验课程,并保持4年不断线,凸显学生动手能力培养。

经过入学教育、课堂教育、实践实验教育、社会实践活动、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毕业教育等人才培养全过程,将知识、能力、素质融为一体,培养了一批基础扎实、工作踏实,适应能力强、动手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近几年,山东工商学院的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保持在90%左右,位于省属高校前列,更走出了神华宁夏煤业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财务总监仝金正,上海尤田工业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尹宜强,360安全卫士创始人之一、可牛网络创办人付盛,创办商机互联公司3年便取得4000万元销售额的刘明杰,山东创业之星、毕业不到一年吸金2000万元的张强等一批企业高管、创业能人。

为科研创新输入不竭动力

学校充分利用学科建设汇聚起的项目、人才、资金、政策等优势,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加强和促进科研工作。

依托唯一的以煤炭产业发展与创新为研究对象的“山东省‘十一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煤炭产业发展与创新研究基地”,立足煤炭行业,突出煤炭经济研究特色,坚持学术研究与服务煤炭行业相结合,打造学校学术品牌。“十一五”期间,煤炭研究基地科研立项共132项,其中国家级项目6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山东省软科学计划项目、国家安全生产科技计划项目等省部级项目47项,企业委托项目79项。研究基地在省“十一五”终期评估中取得优秀。依托“山东省社科规划重点研究基地——半岛经济研究基地”,立足区域经济,突出半岛经济研究特色,坚持学术研究与服务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相结合,积极打造科研平台,成为山东省半岛经济研究的“学术制高点”。建设“半岛经济论坛”,开通“半岛经济论坛”网站,编辑出版《半岛经济评论》,参与《山东省经济蓝皮书》、《烟台市“十二五”规划》、《烟台市蓝色经济区建设规划》、《烟台市创新型城市发展规划》的撰稿、编制、论证与评审工作。

以提高质量和强化内涵建设为重点,注重原始创新和学术道德,按“项目、成果、人才、基地”四要素,组织和开展科研工作。紧紧围绕行业、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加强高水平学术团队、高层次科研项目立项、高水平成果产出、高层次科研奖励等方面的建设,推动学科在新的起点上更好更快地发展。近5年,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2项,省部级项目351项,科研经费累计进账2966万元;获省部级科研奖励78项,其中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50项、山东省科技进步奖10项、中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2项、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奖12项、全国统计科研优秀成果奖4项;发表学术论文5886篇,其中被国际四大检索收录259篇;出版学术著作162部。

开创学校与地方“双赢”局面

随着学科结构的不断优化、科研实力的不断增强,学校积极将学科建设收获的累累硕果应用到产业转化之中,力求彰显学校在区域经济研究和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服务功能和研究实力,使学校成为区域经济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为此,学校颁布了《山东工商学院服务烟台行动计划》,立足当地,主动贴近,积极融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三大战略建设,开展了区域经济评价、蓝色经济、城市经济、海岸带经济、临港产业、特色农业、半岛制造业、半岛城市群建设、高新技术产业、经济文化强省等多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大批高水平学术成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决策依据。

在服务烟台经济强市、旅游强市、动漫产业强市等战略部署上,学校组织科研力量主动参与烟台市工业结构调整、烟台市发展规划、人才引进目录编制、社保政策制定、服务业发展意见论证以及有关部门和企业发展战略制定的前期调研和政策制定工作,组织科研人员进行省情和市情调查,研究山东省、烟台市以及所处区域经济发展中面临的实际问题,提出政策建议和发展意见,并承担和撰写了《烟台地区战略性产业选择研究》、《烟台北部沿海产业带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政府重大课题和调研报告,推出《烟台市经济发展报告》,每年一主题,每年一本书,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高校的学科建设不能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科发展中所取得的成果更不应该被束之高阁。因此,地方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一种互动双赢的关系。地方高校只有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出发,充分发挥自身的人才优势和科研优势,主动将科研成果融入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才能在区域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激烈的竞争中奠定坚实的生存基础。

(文见《中国教育报》2011年6月16日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