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卓越工程师”应该这样培养

发布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来源:科技日报 日期:2011-7-5 10:29:00 人气: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探索工程教育创新模式

点中城市的“穴位”

美丽的山城重庆城分为上半城和下半城,“十八梯”就位于渝中区较场口,是从上半城通到下半城的一条老街道。这条老街道全部由石阶铺成,陡陡的,弯弯的,周围居住着大量普通老百姓,街上散发着浓浓的市井气息。

2011年2月末到3月初的几天里,在这条弯弯曲曲的老街上,来了一群年轻人,他们身背大包,手拿图纸和相机,有的还带着画板,一边看图、一边拍照、速写,好像要把整条老街记录下来。

他们是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学专业的学生,来这里做调研。在与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等其他7所学校的同学们一起进行了4天密集的调研之后,他们对“十八梯”的历史、文化和景观有了深入的了解。

以成昆、何天逸、刘雍、孙中元、薛腾飞为成员的第三小组的同学们发现,由于这一片区的城市功能定位比较模糊,造成了在这样一个重要的地理位置上,这样一个富有厚重历史价值的老街区,难以焕发出新的生机。衰落、脏乱和混杂的现实,仿佛述说着沉重的过去,而又无法看到通向未来的道途……

“十八梯”病了吗?——他们的感受敏锐而又真切。

如何为它医治呢?——“我们想到的是尊重历史和社会的发展规律,不要大拆大建,而是用疏导和调理的方式。就如同中医的针灸,当城市的经络被疏通了,病症自然就会消失。”组长成昆说。

他们选择了几个重要的城市节点下手。把这几个节点的设计,作为对城市“穴位”的诊治,从而调整整个片区的活力和人们生活的质量。

首先,针对景观视线狭窄的“病症”。他们选择了片区内具有最好视野的一个地块儿,设计了一个带有落地玻璃窗的图书馆。重新打造的“城市阳台”视野比原先开阔了一倍,形成了两条比较完整的视觉通廊,让人们在这里浏览图书的同时还可以看到美丽的长江上的风景。

其次,针对城市功能定位模糊的“病症”。他们将这个地块定位为记录和展示山城文化的保护区域,用以延续老城肌理,展示传统建筑风貌。

第三,针对交通混乱的“病症”。他们选择片区的地理中心位置,清理原来较窄的道路,打通了片区中主干道与城市主干道相连的道路,从而使片区的交通问题得到梳理。

第四,针对基础服务设施缺乏的“病症”。他们在场地内一处三岔口处,设计了以基础服务设施为主的建筑,为居民提供医疗、治安、邮政、环卫等公共服务。这些设施的加入使居民的生活更加方便,让生活在“十八梯”区的居民郁积多年的情绪得到疏通。对此,组长成昆很有感触地说:“城市设计就是要结合实际情况,为当地的居民生活考虑,要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这才是有生命力的设计方案。”

“这些学生做设计最大的特点是就是‘实’,实打实的调研、分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汤羽扬评价。汤羽扬,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教授,此次八校联合毕业设计的发起人之一,大学生的指导教师。另一位指导教师张路峰教授说:“作为老师,我明显地能看到他们的进步,我希望这些学生们要时刻记得一个设计师的社会责任感,将自己的社会工作体现到对生活的感悟、对社会的责任中去。”

经过一番地“诊断”与“点穴医治”,他们自信满满地完成了自己的设计方案,并绘出了详细的建筑设计图,制作出精美的建筑模型。

学生食堂楼顶上有个“蔬菜园”

在刚刚结束的第三届北京建筑工程学院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创新大赛中,一个名为《阳台和屋顶有机蔬菜循环种植项目》在参赛的29个小组中脱颖而出,获得了此次大赛的一等奖,同时也将代表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参加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创新大赛。

有趣的是这个小组的5位同学:万举、吴亚楠、房耀男、仕帅、孙拓,都是来自于土木学院土木工程专业。

“为什么一群研究土木结构、建筑构造的人会对蔬菜种植这类农事产生兴趣呢?”组长万举给了我们这样的答案,“其实我们考虑问题的初衷并不在于种植蔬菜,而在于如何合理利用建筑垃圾这个现实问题。这对于目前耕地面积逐渐萎缩,可生产用地逐渐减少这个社会现状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他边说,边拿出了一个砖红色的槽型箱,箱中布满了密集的蔬菜芽,而蔬菜芽下面为蔬菜提供水和养分的并不是平常人们所见的土,而是由锯末、碎木屑、有机土和蚯蚓泥组成的人工土壤。“锯末、碎木屑是一种建筑垃圾,他们本身在空气中就能分解给植物提供养分,配上能够疏松土壤、调节土壤理化效应的蚯蚓泥,可以有效地为植物提供生长的养料。”

这个可以在阳台和屋顶上循环种植有机蔬菜的节能减排灌溉技术,主要是运用零能耗建筑绿化自动灌溉系统。在高于种植槽的地方设立一个供水箱,利用水位高差对蔬菜进行灌溉,完全可以做到不需要任何耗能装置。另外,他们还配套了雨水收集器,将收集到的雨水引入供水箱,这样又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指导老师赵东拂说:“同学们的这种关注生态环境、充分利用资源的想法非常值得赞扬。”

同时,他们还设计了一个叫做“湿度调节器”的装置。当蔬菜箱里的“土壤”干燥了,它就可以自动开启阀门,让供水箱里的水流入进行灌溉;当水达到一定的饱和度,它又可以自动停止或者放慢水源的供给。这样既可以防止植物“旱死”,又可以防止它们“淹死”。由于这个装置都是自动调节的,不需要人工开关,也就免去了人工施水的工作,这对于工作繁忙的现代人,又是一个体力的解放。“既不用费太大的力气,又能吃到自己种植的有机蔬菜,何乐而不为呢?”组员小吴笑着说。

从2010年春天至今,他们的项目已经持续了一年多。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小组的成员每天都轮流爬到食堂的楼顶上去观察和记录蔬菜的生长和装置的运行情况。第一期试验他们种植了奶油生菜、胡萝卜、西红柿、黄瓜等蔬菜。当看到用自己设计的装置种植的蔬菜结出果实时,他们高兴极了,“这可是真正的有机蔬菜,黄瓜很好吃,我们吃了很多!”孙拓同学自豪地告诉我们。

这个扎根在学生食堂楼顶上的“试验田”,如今已经进行到第二期,并且正在积极申请国家专利。现在他们还在进一步完善自己的项目,准备在即将举行的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创新大赛上一显身手。

“我的毕业实习在安哥拉”

程寅雪至今还清楚地记得,作为第一批海外实习的学生,两年前他和崔磊、陈晨、赵虎、张凯林乘坐了20个小时的飞机,来到了非洲西海岸的安哥拉首都罗安达,开始了为期两个半月的毕业实习。

在遥远的大西洋东海岸,在广袤的非洲大陆上,在古老而又神秘的中东,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大四的学生,在为期两个多月的海外实习中,将自己小小的梦想在遥远的大洋的彼岸轻轻放飞起来……

那次海外实习,程寅雪、崔磊、陈晨三位同学被派到罗安达五万座体育场项目实习,这个体育场是安哥拉政府为举办2010年非洲杯而修建的主体育场。体育场项目包括5万座体育场及停车场等相关配套设施,占地面积约45公顷,总建筑面积约82000平方米,地下两层,地上四层。

在明净的蓝天白云之下,站在赤道地区特有的红土地上,仰望这座巨大的中国制造的“非洲鸟巢”,同学们不禁被它的雄壮所震撼。作为一个学习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作为一个中国人,他们第一次品尝到了“骄傲的滋味”!

体育场的结构、设计、施工有很多的特殊性,对建筑工程师、结构工程师以及施工人员的要求都很高。北京建工集团这一项目的负责人说:“学土木工程专业的人一生能够遇上一个体育场的项目就很幸运了,而你们在大学还没毕业的时候就可以在异国接触这样一个大型的项目,真是机会难得,一定要珍惜机会,多学多问。”他们记住了这语重心长的话语,对这次实习的机会倍加珍惜,每天都很早去工地,学习原材料加工、施工组织、技术流程,以致物资运输、材料管理、人员管理、后勤保障。

赵虎和张凯林同学在另一个安哥拉社会住房项目上也接触到了课堂上,乃至国内都接触不到的内容,受到了很大的磨练。“我非常感谢这次实习的机会,它不仅开阔了我的视野,而且确定自己人生的目标,这将使我终身受益。”这是赵虎同学在毕业设计总结中的一段话。

据该校土木学院院长吴徽教授介绍,这个与北京建工集团合作的学生海外实习的项目从2009年开始至今,已经送出了三届毕业生,共十几位学生,分别到安哥拉、卢旺达、沙特、阿联酋、毛里求斯等国家参加海外实习。工程项目涉及体育场、住宅、农业示范中心、市政工程、高速公路等,既包括国际承包项目也包括对外援建项目。

“在参与国际重要工程的过程中,同学们的专业知识、外语能力乃至社会经验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参加工作之后也表现出非常强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他们的指导教师侯敬峰说。

该校主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朱光告诉记者,为了培养造就创新能力强,适应首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学校制定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设立专项教育资金,采用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并积极取得政府的支持,在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建工集团、北京市政工程研究总院等76所企事业单位建立校外人才培养基地。鼓励学生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等各级各类竞赛和校外科技活动并多次获奖。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用心培养出一批批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领域中的“卓越工程师”。

(文见《科技日报》2011年6月16日第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