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贵州省黔西县大力发展民办教育纪实

发布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来源:中国教育报 日期:2012-9-5 9:41:00 人气:

一个人口不到百万的县竟有4所民办中学,而且每一所都办得红红火火。黔西县可以称得上是贵州省民办教育发展的一个范本。

从贵阳市驱车117公里,一路上穿涵洞、越高架,我们来到有着“杜鹃花都”美誉的黔西县城。“近年来我县城市化发展迅速,县城人口规模从几万人扩大到20多万。为弥补公办教育资源的不足,县里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引入民间资金,推动教育事业蓬勃发展。”黔西县教育局局长符培的一番话,引出了一段民办教育从起步到繁荣的故事。

与公办校“同一起跑线”,民办校招生火了

2000年刚创办时仅有237人,而如今已扩容到2500人的水西中学,是黔西县的第一所民办中学,也是最具代表性的一所。

“2008年我校成为全市第一所省级示范高中,得到政府80万元的奖励。2010年又被评为全省首批新课改实验样本校。”一所民办学校能获得如此殊荣实属不易,该校董事长曾红菊由衷地说,这都要归功于县里的好政策,让民办学校能享受与公办学校同样的发展机遇。

谈到最让学校受益的扶持政策,曾红菊伸出三个手指:第一,民办学校可以聘请公办学校教师,编制保留在教育局,评优评先和公办教师同等待遇;第二,外聘教师在校工作满6年后,通过考核可纳入公办编制,工作满20年后退休,可享受公办教师同级待遇;第三,学校招生县里有补贴,义务教育阶段每生每年补贴300元,高中阶段补贴100元。

“前两条政策彻底解除了教师的后顾之忧,让大家可以全身心地投入教学工作。后一条政策则为学校注入了发展资金和动力。”曾红菊说。

黔西的民办学校名声在外,吸引了不少慕名而来的学子。高二(1)班的彭育武来自与黔西相邻的织金县,每次回家要坐三四个小时的长途车,可他丝毫不以为苦。小彭说:“上初中时,我就听说这所学校的教学水平高,管理也严格,来了以后发现果然和我想象的一样。我的选择没错!”

2011年,黔西县再次出台了民办教育教师支持和经费扶持政策,不仅对于前来投资兴办学校的给予经费资助、规费返还、土地出租优惠、转让闲置国有土地等措施扶持,而且强调民办学校招生与公办学校拥有同等权利,民办学校教师的业务培训、职务聘任、教龄和工龄计算、表彰奖励、社会活动等方面均享有与公办学校教师同等权利。

“我县在发展民办教育工作中,认真贯彻‘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十六字方针。”符培说,县委、县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本着“先发展后规范”的原则,注重加强对民办学校的严格管理和要求,推动民办教育大发展、大繁荣。

优秀教师来“领办”,教学有了带头人

现任云志中学董事长的高隆宇,原来的身份是黔西一中教师。“2003年,这所学校刚刚创办,我受命前来‘领办’。”高隆宇坦言,领办的担子很重,政府无偿划拨了43亩土地,建设学校就像在白纸上画图,无论是办学理念还是校园文化,都要“无中生有”,对任何人而言都是一大考验。

幸好,他有一位好搭档——曾担任一所农村中学校长的刘林江,2005年来到云志中学担任校长。两人在办学中有商有量,从“行善厚德、博学成才”的校训,到“知识改变命运,勤学造就成功”的办学理念,云志中学像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逐渐成长壮大起来。而在管理学校的同时,高隆宇还上着4个班的物理课,而刘林江则兼着3个班的语文。“我们都是真正的‘双肩挑’,一手抓管理,一手抓教学。”刘林江笑着说。

现在,学校有120多名教职工,2200多名在校生,所有教室都安装了多媒体设备。“学校每年的学费收入除了支付教师工资和用于学生生活外,都投入到了学校建设和设备采购当中。”高隆宇说,学校招生早已不是问题,每年招700多人,报名者都爆满,但眼下还不能继续扩招,“我们的土地已经是物尽其用了,但还是受限制。学校要想进一步发展,还需要政府继续支持”。

黔西民办学校之所以受到学生如此青睐,除了校长“领办”外,教师的倾力付出同样十分重要。水西中学的教师孙桂黔就是这样一个突出代表。

今年38岁的孙桂黔,来到水西中学已是第五个年头。“我原来在乡镇初中教语文,了解到水西无论教学水平还是环境条件都不错,自己也想有所作为,就调过来了。”孙桂黔说,乡镇学校基础薄弱,同样的教法不出成绩,一个班四五十人只有一两个及格,现在则是一个班只有一两个学生不及格。“很有成就感,恨不得把精力全投入到教学上。”

不仅学生争气,教师的辛勤付出也能获得物质上的回报。曾红菊告诉记者,水西中学的高中在职教师月薪近5000元,初中约4000元,“比公办学校高出20%到30%”。孙桂黔深有体会地说:“以前在公办校,老师们想尽办法评职称。可是在这里,学校不按职称发工资,而是按绩效和教龄来计算,可以说是一分汗水一分收获。”

职教引来“金凤凰”,教育发展后劲足

对于黔西的职业教育来说,今年可是迎来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良机。“县政府和四川现代教育集团签订了协议,合作建设贵州省黔西现代职业技术学校和黔西县职业教育中心。”黔西县教育局办公室主任徐文华说。

这是黔西县引入民营资本和教育集团的又一大手笔。

目前,黔西职业高中仅有2000余名在校生,根据协议,县政府将无偿划拨400亩土地,由四川现代教育集团投资1个亿,建成一所办学规模达5000人的黔西现代职校,非学历教育年培训将达到5000至10000人。

“县里给了200个公办教师编制,由县政府负担工资。生均公用经费和公办职业学校一样,国家有的政策全给!”徐文华说。

“抓两头、带中间”,根据黔西县的规划,今后一段时间将大力扶持民办学前教育和职业教育。为此,该县今年专门发文,实行“民办公助”办学体制,加快推进学前教育和职教质量提高和结构优化。

符培介绍,对于民办公助的职业教育和学前教育学校,将实行“三不变、两不准、一控制”,即教育公益性不变,公办教师身份不变,国有资产性质不变;现民办教育暂不准改为民办公助,已有民办教育的不再批准民办公助学校,防止恶性竞争;控制民办公助学校数量和办学规模。

现在,黔西高中阶段的毛入学率为60.03%,普职比为6∶4。黔西现代职校建成后,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将大幅提高,普职比也会更趋合理。

“实行民办公助是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创新、拓宽教育投入渠道、推动民办教育大发展的重要途径。”符培信心十足地说,通过实行民办公助体制,到2015年,全县26个乡镇都要创建一所公办或民办公助幼儿园,同时要整合现有资源,做大做强职业教育,为向人力资源大县转变提供优质的教育和培训。

《中国教育报》 2012年9月2日 1、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