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民办高校如何可持续发展

发布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来源:光明日报 日期:2010-12-7 8:58:00 人气:

作为江苏省第一所独立设置的民办本科院校,历经三易校址,从建校初只有208名学生发展到今天的万人民办高校,三江学院在没有任何投资主体的前提下,走出了一条依靠自身积累逐步滚动发展的办学新路。

“民办不私有”

产权制度问题是民办高校法人治理制度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落实法人财产权则是民办高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由于没有投资主体,对办学积累起来的资产,产权如何界定,直接影响到了三江学院的发展。

在《民办教育促进法》颁布实施前,三江学院的产权关系曾有过各种争议,有的主张私有化,有的主张股份制,在实际运作中一度产生过矛盾、分歧,甚至领导层分裂、对簿公堂,严重影响到学院的发展。后来,该学院形成了一致意见:民办教育属于社会公益性事业,不能以营利为目的,办学出资人可以依法取得合理回报,但学院办学积累的资产属三江学院法人所有,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和转移。学院将这条铁律写进了依法重新制定的《三江学院章程》。“这为学院今后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产权基础,使领导层能团结一致,集中精力抓建设、抓质量,并确保社会公益性资产不流失。”三江学院院长陈万年说。

如今,“民办不私有”的校产性质成为三江学院最大的特色。该院一位教师自豪地说,“在我们学院,没有‘老板’,每一位普通的教师都是三江的主人,凡是涉及学院发展大局和教职工切身利益的事情,在决策前要通过‘两代会’征求我们意见。”

首创“闭循环”模式

办学模式决定管理模式。三江学院首创了“闭循环”运行体制。

“所谓闭循环就是指院长由理事会选聘,理事会理事由教职工代表大会选举产生,而教职工代表大会则是在党委领导下召开的,这样就形成了教职工代表大会——选举理事进入理事会——理事会选聘院长——教职工代表参加教职工代表大会的闭循环。”陈万年解释说,该闭循环体现党委对民办高校的领导,形成决策、执行、监督既有机结合又相互制约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这在全国高校中极为鲜见。

在这一运行体制下,三江学院的院长和副院长都是由教职工代表大会民主推荐选举产生。学院制定了《三江学院院长、副院长的选拔、任用和管理办法》,按照规定提出符合院长、副院长条件的人选名单提交教代会讨论,教代会代表无记名按规定职数推荐,理事会根据推荐结果,协商后按选举法进行选举产生院长人选,报上级主管部门核准后,理事会正式聘任院长。虽然院长具有绝对权威,是法人代表,但他们和普通教师一样不占有任何股份。

变“滚雪球”为“借鸡生蛋”

由于民办高校没有政府拨款,经费问题必须靠自己解决,收取学费就成为民办学校的主要资金来源。

1992年,三江学院由东南大学、南京大学两位老校长和一批退休教授发起并创办。由于是白手起家,学院从租借校舍和实验室起步,在办学过程中,一个钱掰成两半花,一有积累即刻投入到添置教学设备中。靠着这种“以学养学”、“滚雪球”模式,三江学院不断发展壮大:从被原国家教委批准为全国首批独立设置的民办高校,到建立属于自己的独立校园,再到被批准升格为本科高校。

然而,近些年来在同类院校依靠教育投资集团和外商的大规模投入的新形势下,仍然依靠滚动发展,远远不能满足三江学院的发展需求。三江学院适时提出“开门办学,变滚动发展为跳跃式发展。”该院副院长叶俊解释,学院正逐步与资本市场接轨,吸纳大量社会资本。

三江学院先后与西门子公司、摩托罗拉公司等著名企业签署合作协议,开展产学研合作办学。办学质量也因此显著提升:新闻学等多门学科被评为江苏省重点建设学科和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多项教改项目获得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还是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试点的唯一一所民办高校。

(文见《光明日报》2010年11月17日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