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科技园的核心竞争力及现状研究发布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来源: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 日期:2010-8-31 12:08:00 人气:
华北电力大学 金海燕 姚敬伟 摘 要:大学科技园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逐步成为各类创新要素与资源汇集、融合的新园地。“综合智力”是一种软实力,也是大学科技园的核心竞争力。大学科技园应该大力培养发展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结合大学的学科特色,形成大学科技园智力创新的源泉基地。 关键词:大学科技园 核心竞争力 综合智力
1 大学科技园成绩与问题并存 我国大学科技园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逐步咸为各类创新要素与资源汇集、融合的新园地。一批自主创新能力较强、发展势头较好、为国家做出重要贡献的科技园脱颖而出。大学科技园在培养创新创业人才、转化高校科技成果、孵化高新技术企业、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速区域经济建设和行业技术进步以及缓解就业压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随着我国大学科技园的发展:一些问题也逐渐凸现出来。 在申办大学科技园过程中,由于“每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每年原则上可申报一个国家大学科技园”(引自2000年11月27日科技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国家大学科技园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因此,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国家大学科技园就成为稀缺资源。地方政府期望拥有国家大学科技园的意义超过了大学科技园本身所能产生的价值。在全国各地兴起建设高新区的同时,大学科技园成为地方政府政绩组成部分中的“亮点”。 在大学科技园的运作过程中,大部分科技园对一些理论及实际问题缺乏深入探讨。大学科技园的定位、任务与政策不够明确。高校科技转移体系缺乏综合规划,国家在资源配置、投资支持等方面力量分散;大学科技园与依托大学的关系在权益机制上缺乏明确的界定,难以保证园、校之间关系的稳定、协调发展。 由于税收、财政、土地、企业发行债券、知识产权保护等优惠措施的吸引,一些非创新成果孵化的企业也纷纷投身到大学科技园内,似乎企业数量越多,销售额越大,科技园就越有成绩。但实际情况是,虽然企业数量是增加了;销售收入增加了,科技园反而如同一家物业管理公司,失去了创建科技园的真正意义。 ............ (文见《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0年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