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调查研究

发布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来源:大学(学术版) 日期:2013-1-9 15:51:00 人气:

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生 张 峰

提高农村教育水平的关键在于教师。在新课程改革进入全面实施之际,了解并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对我国教育的城乡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山东省Y市3,000名农村教师的问卷调查发现,当前Y市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现状可以简单描述为:专业态度积极,自我专业发展意识强烈,但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亟待进一步提高,村校教师和乡镇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存在一定有差异。为了提高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有必要高度重视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丰富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尤其是要重视教师专业共同体的作用。

关键词:新课改;农村教师;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12)11-0035-07

2001年7月国家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正式启动。新课程根据我国目前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现状和需要,借鉴我国以往课程改革以及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课程改革经验,力求从教育目的、课程目标、教学观念、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全面而深刻的改革,以使课程适应每一位学生发展的需要。

新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依托专业组织,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并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在教育城乡差距客观存在并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是否达到了新课改的要求?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意愿如何?深入调查并客观解答这些问题,对进一步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推动教育城乡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具有重要意义。

(文见《大学(学术版)》201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