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策略之选择

发布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来源:职教论坛 日期:2014-11-19 16:32:00 人气:

彭波在《当代教育论坛》2014年第1期中撰文,阐述了当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近年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规模迅猛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许多不足,这迫使我们进行如下思考。1.在生源减少的情况下如何促进持续发展。2008年后,我国高中阶段学龄人口急剧下降,中筹职业教育规模却超乎常规的发展,导致了中职教育教学质量下降、学生大量流失等较为严重的后果。在规模发展难以为继的情况下,中职学校只能改变发展思路,注重内涵发展。2.中职教育的功能定位是就业还是升学。《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提出,意味着中职学生有更多机会进入高一级学校就读,加之社会对高学历的追捧以及一些学生不满足于中职文凭,中等职业教育将增加升学功能。但升学功能一旦确定,必须慎重考虑升学与就业的平衡。3.教育质量与特色如何保障。当前一些职校放弃了就业导向,走普通教育的路,专业设置缺乏统筹,丧失了职业教育应有特色,办学质量堪忧。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也问题颇多,专业教师数量不足与结构不合理两大问题非常突出,尤其是“双师型”教师严重匮乏,影响教学质量。

面对这些问题,作者提出了以下策略。1.加强规划,积极引导中职科学有序发展。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对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规划力度,各学校之间要做到错位发展,避免重复建设与资源浪费。要逐步改变以往职业教育小而散的局面,加大资源的优化整合,力争产生规模效应。2.突出专业特色,加强教学管理。各中职学校要凝炼特色,形成学校品牌,要合理设置学校的专业结构。教学要坚持实践导向,课程设置上要坚持实用原则,在教学过程中要大力实施一体化教学,并加强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3.大力加强中职教师队伍建设。要大力完善职业教育教师资格制度,重构职业教育教师的评价体系,完善职业教育教师的培养培训机制,还要提高中职学校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待遇。4. 建立中等职业教育质量监控和评估机制。要借鉴国外的一些做法尽快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中等职业教育质量监控和评价机制,达到保障教育质量,促进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目的。

(文见《职教论坛》2014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