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基础教育改革之实质

发布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来源: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日期:2013-2-28 9:36:00 人气:

试论基础教育改革之实质
山东省平度师范学校 李向东

[摘 要] 基础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之根本,关系着整个民族的前途和命运。通过对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些观念进行系统性梳理,从四个方面对其实质做了阐述:一是终极关怀学生的全面发展,二是从根本上关怀教师的专业发展,三是将学校作为教育存在的主体进行人文关怀,四是对区域的协调、统筹发展做整体性关怀。

[关键词] 基础教育改革;实质;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29.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2277—(2010)03—0052—03

教育是一种永恒的社会现象,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基础,是促进人自身全面发展的必然途径。在社会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教育都对社会的发展做出过重要的贡献。同样,在促进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教育本身也从未停止过发展。随着人类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教育被赋予了新的使命,肩负着历史的重任。当前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推行教育改革,我国也踏入了第八次基础教育改革的征程。以人为本、全面发展成为本次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命题,其本质和核心就是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着力提升教育的内涵和品质,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质量观、教学观。它不是一成不变的,没有固定的模式,而是一种动态的、发展的教育思想,是根据实际,实事求是地采取有针对性策略的教育发展观,它更注重发展的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运用现有知识、技能进行发展的能力。它的终极追求是“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发展而存在;教师作为主要的教育力量,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态度和专业水平决定整个教育的发展水平,所以教师的专业性发展理应成为教育的根本性关怀;学校作为师生现实存在的生活环境对他们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作为教育存在的主体,拥有怎样的教育氛围、教育文化和行为将集中体现出自己的教育水平,所以学校要注意不断提升自己的办学目标,形成特色的办学理念;实行区域性均衡发展,是全面实施发展性教育思想的有效途径,整个区域的协调发展已成为当前教育的整体性关怀,国家和各地纷纷推行实验区和联合校等具体措施,实现着城乡间以及校际的统筹性发展。

(文见《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0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