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2014基础教育改革热词分析

发布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日期:2015-6-15 11:18:00 人气:

《基础教育课程》杂志主编 韩江萍

这是新的一年,中国基础教育这艘巨轮在课程改革的航程中已经前行了15年,经历潮起潮落,但仍然在朝着既定的方向前行。回顾2014,扫描基础教育领域的热词,我们试图从中找到改革的方向。

“立德树人” (百度搜索相关结果263077个),恐怕是出现在各大网站与报纸频次较高的词汇。 2014年4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的文件,提出:下一个阶段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就是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2014年4月,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育部还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从文件中,我们可窥见国家对于未来人才培养的规格是:具有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实中华文化底蕴和一定国际视野的人,力求使育人的方向性、民族性和时代性更加鲜明。

“课程整合” (百度搜索相关结果254077个),是国家层面和一线校长都正在思考与探索的课题。课程整合之所以成为过去一年的教育热词,其根本原因在于:一是基于立德树人而提出的课程整合的需要,也是整合利用各种资源,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实现全科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的需要。二是云端教学、电子书包等正在世界范围内全面进入教育教学领域,翻转课堂、云端智慧课堂以及信息技术与课程的全面整合,使教育正在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进而引起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一系列根本变革。三是伴随十多年课程改革进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同时进入学校,学校空间日渐缩小;在三级课程中交叉重复、学科之间内容割裂现象凸显时,学校需要通过课程整合,构建自身特色化的课程体系,实现整体课程育人的目的。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百度搜索相关结果1360万个),也是2014年的教育热词之一。2014年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改革内容包括上海、浙江两地先行试点,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2014年12月,教育部又颁布《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课程改革进入到深水区,开始触及教育改革的深层次矛盾与问题。从新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案的背后,我们看到了一种新的教育质量观,综合素质、个性、特色发展成为我们教育的关注点。
“十一学校” (百度搜索相关结果1450万个),“十一学校”的课程体系变革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十一学校,4300名学生,2062个教学班,构建了包括289门学科课程、34门综合课程、70门职业考察课程以及260个社团活动的分层、分类、富有特色的课程体系,他们做到了一人一张课表,极大地提高了课程的选择性,满足了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国家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通过我们的教育教学改革,使得我们的学校能够“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这是我们国家在教育价值观层面上一次最为明确的宣誓(田慧生语)。如果追问十一学校的实践探索价值在哪里,我想答案就是,他们在努力践行着“为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而设计”的价值追求。

当然,如果进一步梳理的话,基础教育改革领域还有不少热词,比如“慕课”“翻转课堂”“减负”等,而我们所选择的这四个热词,则比较能够代表教育改革的发展取向,即面向未来的教育改革,要有明确的育人方向和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课程改革深化阶段要抓住课程这一关键要素,进行统筹规划,用课程带动学校变革,用评价引领教与学的行为,切实转变人才培养的模式。

(文见《基础教育课程》2015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