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新经验 新问题 新方向

发布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来源:广东教育 日期:2010-8-30 15:44:00 人气:

本刊记者 黄日暖


1月27日,省政府在肇庆召开全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工作现场会。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宋海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宋海高度肯定了我省2009年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工作,尤其是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取得的成绩。我省已经从一个职业技术教育比较滞后的省份,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职业技术教育大省。他特别指出,我省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办学规模在全国已经是数一数二了,但好比一个“胖子”,块头很大,肌肉却不够,今后要更注重内涵提升,把多余的“脂肪”逐步锻炼成结实的“肌肉”,增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力量。会上,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全面总结了2009年我省高中阶段教育工作。

显著的成效

2009年我省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取得跨越式发展,在办学规模、基地建设、办学模式和办学质量等方面成效显著。

一是办学规模取得跨越式发展。2009年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招生79.7万人,位居全国第一,与2005年相比增加38.9万人,增长95%,大大超过教育部给我省下达的67万人的任务;中职学校在校生185.5万人,居全国第二,预计2010年将达到全国第一。全省高中阶段教育结构更趋合理,高中阶段教育普职比为51:49,实现了普通高中与中职学校规模比例大体相当。此外,珠三角地区中职学校招收欠发达地区生源17万人,有效服务了“双转移”战略。

二是以集约式发展为模式的职教基地建设初显成效。我省职业教育探索以职教基地为平台的集约化办学模式。确定了“1+9”(即一个省级职教基地和九个市职教基地)的发展思路,明确以省部共建的形式打造珠江三角洲职业技术教育基地和集约化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基地;明确以省市共建形式建设各市职教基地,佛山、中山、东莞、肇庆等市级基地的建设工作已经初步启动;明确以省、市、区共建形式建设省级职教基地,规划进驻中、高职院校若干所。积极支持欠发达地区建设职业教育基地,目前已有湛江、清远、阳江、梅州、河源、云浮、韶关等市积极建设或筹备建设市级职教基地。此外,以重点项目为抓手,加快推进建校工程。据统计,包括省财政支持项目在内,已完工新建扩建项目70个,建筑面积达130万平方米,投入资金20多亿,新增学位11万个;第二批重点项目也已落实,人围学校77所,建筑面积达342万平方米,投入资金61亿元,建成后将新增学位 30万个。

三是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在全国创造经验,内涵建设得到显著提升。“零学费入学、零距离上岗”人才培养模式,东莞市创造的“企业课堂”“车间进校”教学漠式,顺德区职业教育培养、培训一体化模式,深圳宝安“企业校区”模式等已成各地借鉴的典型,敦育部副部长鲁昕给予了“理念新、思路清、措施实、成果显著”的高度评价,并期望广东“敢为天下先,职业教育再领先”。2009年,中职毕业生职业资格证书获证率保持在98%以上,其中获得中级技能证书的人数达85%,获得高级技能证书的人数占5%。中职毕业生2009年就业率已达到98%,连续五年超过96%。

四是在全国率先探索构建现代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以佛山市顺德区为试点,开展面向中职学校和面向社会对口招收应往届中职毕业生的试点工作;与梅州市共建山区职教基地;与清远市联手打造现代职业技术教育体系改革实验区;与新加坡洽谈师资培训合作项目等。

..............................

(文见《广东教育》2010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