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义务教育质量的提升

发布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来源:中小学管理 日期:2010-8-27 13:17:00 人气:

——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理论工作者分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观点综述

中小学管理杂志社 许丽艳

摘要:在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理论工作者分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上,200余名专家学者围绕“义务教育质量的提升”问题,对义务教育质量的内涵与外延、义务教育质量观、义务教育质量提升的影响因素、区域内和区域间义务教育发展的研究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关键词:义务教育质量;均衡发展;教师资源配置;教育质量观

2009年11月22日~24日,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理论工作者分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在广州大学召开。来自全国部分高校和学术机构的200余名专家学者向年会提交了130余篇论文。本届年会的主题是:义务教育质量的提升。与会代表围绕影响义务教育质量提升的因素、提升义务教育质量的对策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值得一提的是,本届年会分论坛分别设在广州的5所中小学,表明理论工作者对实践的深切关注。

一、义务教育质量的内涵和义务教育质量观

1.义务教育质量的内涵

北京师范大学石中英教授认为,义务教育质量是指一个国家义务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是义务教育的实际投入、产出与预期或既定的义务教育目标完成情况相匹配、相符合的程度。从外延上说,义务教育的质量包括以下三方面:条件质量(义务教育的条件能够支持义务教育目标实现的充裕性)、发展质量(青少年的素质发展符合预期或既定的义务教育目的的程度)、结构质量(不同地区或类型义务教育的条件与质量是否大体均衡,义务教育权利保障、义务教育机会分配和义务教育对于学生人生前景的影响程度是否相同)。在条件质量方面,总的来说,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义务教育的办学条件得到显著改善,学校的建筑质量、硬件条件、师资队伍状况等都处于历史最好水平。不过,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义务教育办学条件不均衡的状况依然存在,贫困地区、农村地区、边远山区及一些薄弱学校义务教育的办学条件还亟须改善;从发展质量来说,学生的自主性、创新意识、知识视野、学习能力、身体素质、媒介素养、环境意识都比以前有明显提升,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有新突破。然而,学生的发展质量还存在一些不能令人满意的方面。学校之间和学校内部分层化现象依然比较突出,薄弱学校学生存在大面积学业不良或学业困难现象,因此产生的厌学、辍学行为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学生的思想品德和价值观教育尽管受到普遍重视,但是在时代性、针对性、有效性和长效性方面还有待继续努力。从结构质量方面来说,义务教育阶段由于办学条件的不均衡而导致义务教育质量的区域分布和学校分布不均衡的现象还比较突出,特殊教育的质量总体上落后于普通教育质量,薄弱学校的质量明显落后于优质学校,择校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有效缓解,县域以下农村义务教育境况堪忧。高质量的义务教育,均衡化应该是一个关键指标。从理论上讲,无论是在城市还是乡村、在哪一个地区,义务教育的条件与质量应该大体均衡。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优质资源向某些地区和某些类型的学校倾斜都不是好现象。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要牢固确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识,只有均衡的义务教育才是高质量的义务教育,才能够体现义务教育的公共性,保障义务教育的公益性。

2,义务教育质量观

(1)关于义务教育质量的哲学思考

宁波大学陶志琼教授根据对100名高考成绩极低但依然上了大学的学生对学习的厌倦态度,反推糟糕的义务教育可能让受教育者精神麻木,身未老心先衰。她敏锐地指出: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强制性、免费性只是义务教育的社会特征或外部特征,并不等于是对其教育特征或内部特征的规定,也不应该作为义务教育质量的衡量标准。她提出,为美好人生奠定基础才是义务教育质量的核心内核,高质量的义务教育就是能够为每个学生的未来美好人生奠定全面、扎实和牢固基础的义务教育。义务教育质量应该以学生是否健康成长和顺畅发展为指向,以学生是否在学校过着充实的智慧和德性生活为指向,以学生是否在不断地积累与构建人生发展的经验为指向。她特别强调义务教育对于青少年心灵生活的关怀,认为只有观照了心灵的义务教育才可能是高质量的义务教育。陶教授形象地指出:教育要沾点地气(地的气魄:脚踏实地、宽广、豁达等精神的根基)、沾点天气(天的气魄:自强不息、清明高远)、沾点人气(要有人间情怀),让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拥有丰富而纯美的心灵世界。

(2)义务教育的增量质量观及其公平薏蕴

北京师范大学余清臣博士提出:有些所谓优秀的学校或教师的教育质量主要靠挑选优质生源来获得,是优秀的生源成就了优质的学校,优质的学校也靠提前招收或垄断优质的生源而成就名声。余清臣强调指出,教育质量包括义务教育质量应该是学生有价值变化(发展)中的增量,应该是教育理论界所强调的“由教育活动促成的学生发展”,我们可以把这种义务教育质量观称为“增量教育质量”。那种把学生变化(发展)的全部水平都当做教育活动促成的结果,无疑会夸大或贬低特定教育活动的质量。相对于增量教育质量来说,这种偏离的教育质量可以被称为“全量教育质量”。全量教育质量观在我国当代构成了教育质量评价实践的主要认识基础。这种评价实践主要从三方面冲击了教育发展的公平诉求:教育工作质量评价、学生入学机会评价和具体教育教学过程评价。为了促进教育公平,我国的教育质量评价需要建立在增量教育质量观之上,建立多元回归式教育质量评价理念是当代教育实践的一项必要且可能的措施。

首都师范大学朱晓宏副教授从关爱童年角度对义务教育质量观进行了解读:孩子总是从与身边的教师的朝夕相处中感受学校生活的有趣、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因此,我们更愿意把义务教育质量的根本寄托在教师的爱心投入上。此外,代表们还从文化变革、制度变革、教育立场等视角反思目前流行的义务教育质量观。这些讨论,丰富了对义务教育质量观的理性认识,也为深入地反思支配义务教育政策和评价的义务教育质量观提供了可资利用的理论框架。

二、义务教育质量提升的影响因素

在我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之后,如何提高义务教育的质量以及如何促进义务教育阶段的质量均衡成为整个社会关心的话题。此次会议上,代表们对影响义务教育质量提升的诸多因素进行了多角度分析,揭示出义务教育质量保障、提升和均衡化的复杂性系统性。

1.绩效责任制度

武汉大学蒲蕊教授认为:绩效责任制度是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绩效责任的重要主体是政府、学校、社区、学生和家长。如何建立义务教育绩效责任制度?第一,确立明确的标准和期望,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第二,在责任与自主之间保持张力,提高绩效责任制度的灵活性。第三,提供必要的协助与支持条件(包括来自政府的技术协助,学校改善、教师专业发展的经费资助,以及来自专家的协助)。第四,重视绩效责任制度的激励与发展功能。第五,调动全体人员的责任意识、工作热情、正直诚实的品质以及敬业精神。

2.考试观  

陕西师范大学田建荣教授提出:现代义务教育离不开评价,我们在衡量学生身心发展水平方面,目前找不到更好的方式取代考试;探索科学的考试观及其实现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推进义务教育阶段素质教育,考试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最主要的是,必须按照素质教育目标组织考试,以此来引导、控制和调整考试内容,把学生真正的素质考出来,减少偶然性和片面性。为此,必须在更新考试观念的基础上,对考试模式进行相应的改革:让考试充分体现和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要求,克服考试异化;推进高考改革与高中新课改的有效衔接;借鉴国外考试方面的先进经验,重视过程考核;降低考试难度。

3.过度教育竞争

北京大学蒋凯副教授认为,我国当前的教育竞争过度,竞争日趋激烈,竞争观念不断强化。过度教育竞争的根源在于社会竞争加剧,对教育与人发展的片面理解,以及对竞争的误读。过度竞争在实践中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它损害学生的身心,影响学生全面发展,干扰学生的正常生活,阻碍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我国教育要健康发展,就必须走出过度教育竞争的误区。

4.师资因素

(1)师资配置。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杨银付研究员指出,我国普及义务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义务教育的主要问题是地区间、城乡间、校际间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2009年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场经验交流会强调: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均衡发展的关键是教师,教师资源也可以视为最重要的“办学条件”。据有关数据表明,教师在学历(主要指在合格学历之上的高一级学历)、年龄、职称、学科结构、发展机会、待遇方面,地区间、城乡间差距较大。有关课题组已经开展了教师资源均衡配置的探索:建立城乡学校结对交流共同评价和共同发展机制,如建立城乡教育科研共同体,建立城乡学校共同体等,促进城乡教师资源的柔性流动和共享;建立和完善城镇教师乡村服务期制度,探索城市教师支援农村学校的支教机制;探索建立教师定期交流轮换制度;推进教师和校长工资管理的规范化;加强教师培训,促进农村教师专业能力发展。

(2)教师专业认同。北京师范大学鲍传友博士提出,在教育变革中要高度关注教师的主体性,减少改革的不确定性,提供有效的专业发展机会,提高教师应对变革的能力,以不断促进教师的专业认同。

5.课程因素

漳州师范学院曹珊同学认为:中小学课程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教材系统缺乏课程资源意识,课程资源的利用率低,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有待开发利用,对素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足,教师课程开发意识薄弱。曹珊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对策。

聊城大学赵长林教授通过对近10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研究,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取得了辉煌成就,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基础教育改革单兵突进的问题突出,体制与机制配套改革的制约问题越来越明显;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些理论与提法模糊,让教师感到茫然;社会文化与基础教育改革不协调;国家课程政策语言学术性趋向明显;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用一个标准推动全国的改革不符合实际。赵教授对上述问题也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6.教学因素

当前,各地中小学纷纷响应理论界号召,推行“有效教学”实验。广州大学李晶同学质疑“有效教学”的概念,他在梳理“有效教学”的各种界定后发现,追求有效或高效其实都是教学的应有之义。有些代表还认为,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理念和组织形式,应与学科教学相整合,贯串整个教学活动中,而不仅仅是组织几个研究性活动。

7.学校特色
广州大学林冬桂副教授认为:学校特色是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体现,是促进学校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途径,如建设高水平的、有特色的教师队伍,构建有特色的学校教育模式,完善有特色的调控机制,以促进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此外,有代表还从学校管理、学校文化建设等角度对义务教育质量提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

三、各地关于提升义务教育质量措施的研究 

针对影响义务教育质量提升的因素;各地开展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下面择要展示一些地区的实践和研究成果

1.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西部农村义务教育发展  

陕西师范大学司晓宏教授认为:现阶段东西部农村义务教育的非均衡发展主要体现在质量内涵上,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在于西部农村义务教育的优质资源极为短缺。为此,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优质资源向西部农村义务教育倾斜和流动,是当前我国实现教育公平、均衡发展的关键:在资源配置理念上,坚持公平与效率并重,提高现有资源的使用效率;在财力资源配置上,认真落实好“新机制”,确保西部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基础性供给;在人力资源配置上,完善制度设计,促进和保障优秀教师在西部从教;在信息资源配置上,建立公共教育服务平台,促进西部农村中小学共享优质教育信息资源。

2. 广州市某区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管理问题的实证研究

广州大学王卫东教授通过对广州A区民办中小学的抽样研究,分析了承担A区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的民办中小学的主要问题:部分民办学校办学条件差,办学合法化问题很难解决;资金运作存在高风险;资金投入少,管理模式落后;竞争无序,风险度高;校车安全、食品安全、医疗保健、教育设施、学生宿舍虽然基本上达到了安全标准,但也存在一定问题;教师工资偏低,进修机会少,教师队伍流动率高;缺乏监督机制。王教授提出了相应对策:打破城乡二元分布的格局,加强政府领导和监督职能,积极探索多样化的办学模式、为返回原籍读书的学生提供服务等。

3.安徽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及“特岗计划”问题

师资问题是制约农村义务教育质量提升的“短板”,2006年,国家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简称“特岗计划”),安徽于 2009年开展“特岗计划”行动。安徽师范大学吴支奎博士对安徽“特岗计划”行动进行了研究:“特岗计划”缓解了农村教师短缺问题,改善了教师素质与结构;为农村教师队伍输入了新鲜血液。但“特岗计划”实施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特岗教师的质量和结构不合理,特岗教师就业心态不稳定,“特岗计划”在实施中存在“变味”与“变位”。因此,要规范准入制度,加强培训工作;倾注人文关怀,加大培养使用力度;加大监管力度,保证“特岗计划”落实到位;促进地方联动,使“特岗计划”向常态化发展。

4.山东省杜朗口中学教育改革的深层追问

聊城大学吕金伟认为:传统教学模式与提升义务教育质量间的矛盾日益严重。杜朗口中学改变了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杜朗口中学的改革模式会越走越远。

5.宁波政府对民办学校的资助方式问题。

宁波大学汪杰峰以宁波为例,对现行政府对民办学校的资助方式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提出改进政府对民办学校资助方式的相关建议:资助与否及选择何种资助方式取决于主流价值观、资助目的和双方意愿;资助方式以间接资助为主,直接资助为辅;加强对教师的资助和竞争性资助;优化组合各种资助方式,各取所长;通过监管和绩效评定,对资助方式进行动态调整,提高民办教育质量。

6.南疆四地州农村义务教育质量提升

新疆喀什师范学院杨令平博士梳理了新疆南部四地州农村义务教育质量提升的困境:经费投入满足不了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需求,办学条件改善难;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偏低;控辍保学的任务依然严重;教育管理水平低下。针对问题,杨博士提出了提升新疆南部四地州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的可能出路。

7. 西藏义务教育阶段师资均衡配置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陈立鹏副教授通过调研,分析了西藏区内师资队伍存在差距的原因:学校管理制度和竞争机制不完善,城乡教师工作量不同,教师自我价值实现的环境不同,学校发展的历史和基础不同,一些地区的自然环境相对更加恶劣,经济基础的不同决定了对教师的吸引力不同。陈立鹏副教授从两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第一,宏观与微观结合,决策与实施共抓。比如:因地制宜,细分工资,增加农牧区和边远高寒地区的教师福利;在地区内部推行小范围、小规模的教师流动制度。第二,动与静结合,提高与稳定并重。比如:在较小范围内推动教师轮岗制,定时不定时地组织名师送教下乡。

8.台湾义务教育质量议题

台南大学姜添辉教授介绍:尽管义务教育制度确保学童的受教权,但并不足以确保教育的质量,学生的学业表现呈现结构性的不均等现象。要改善不均等的教育结果,应提升小学教师的文化批判能力,在师资培育课程中引进更多的社会与文化之相关学科,以使他们脱离工具理性的束缚,了解社会文化因素对学童学习表现的影响。台湾昆山科技大学许志庭教授评价了台湾国民教育阶段学习评量改革及其对教育机会均等的影响。  
此外,代表们还对学前教育的普及、作好幼小衔接(入学准备)、特殊类型学生(如流动人口子女、残障儿童)的义务教育质量提升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文见《中小学管理》2010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