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创新型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发布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来源: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日期:2010-8-27 11:43:00 人气:

聂建峰 杨金观 林光彬

中央财经大学

摘 要:高等学校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在充分了解社会实际工作岗位需求的基础上,组织教育教学活动,保证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有用性和针对性。创新型人才培养改革思路如下:夯实专业基础知识;课程设置适应社会需求;打造了解社会需求的教师队伍;构建符合社会需求的第二课堂锻炼平台;加强适应社会需求的实践教学;引入外部评价机制。

关键词:社会需求导向;创新素质;创新型人才;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作为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在不同时期总是被赋予不同的内涵,或者说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对人才培养的侧重点有着不同的要求。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交流与合作的范围不断扩大,程度不断加深,但是竞争依然是永恒的主题,竞争的焦点是一个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因此,创新型人才培养成为任何一个国家必须高度重视的重点工作。如何才能有效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成为学术界与高等学校研究的重点课题。

一、创新与创新型人才的内涵

在英文中,创新(Innovatin)起源于拉丁语,原意有三层,一是更新,二是创造新的东西,三是改变,总结起来,其含义指对旧事物的破除和创造新的事物。笔者认为,创新是一个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概念,“创”是过程,“新”是结果,创新是在对原有事物进行分析、总结、认识的基础上,结合时代发展需要和事物内在发展规律,进行更新、转化、应用,实现事物新的有用性或创造出新的事物。在这里,事物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既包括实体物质,也包括科学、技术,还包括制度、管理、文化、方法等方面。事实上,在当前关于创新概念的研究中,存在一个误区,即认为创新更多的体现在科学、技术领域,主要指新的技术发明和科学发现。其实不然,制度、管理、文化诸方面的创新在现代社会中同样重要,绝不能因为管理创新、制度创新与文化创新在“时间”、“空间”上的局限性就忽视其重要性。

根据创新的涵义,创新型人才是指具备创新素质,并在科技、制度、管理、文化等方面体现出创造性价值的人。对于高等学校来说,培养创新型人才关键是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其侧重点不是要求学生在学习期间实现创新,而是通过学习,具备创新素质,为在工作岗位实现创新;奠定良好的基础。当然,这一观点并不反对学生在学习期间实现创新。

那么,创新型人才需要具备哪些素质,或者说高等学校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哪些素质?胡锦涛同志在中科院第13次院土大会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大会上对创新人才的素质和品格曾做过一个概括:第一要具有高尚的人生理想,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科技事业,德才兼备;第二要有追求真理的志气和勇气,能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第三要有严谨的科学思维能力,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善于运用科学方法和科学手段进行研究;第四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广阔的国际视野,能够准确地把握科技发展的创新方向;第五是强烈的团结协作的精神;第六是具有踏实认真的工作作风,淡薄名利、志向高远、不畏艰难、永攀高峰。根据胡锦涛同志的概括,笔者认为创新素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知识、技能、方法,二是情感、态度、价值观。高等学校培养创新型人才应时刻把握这两个方面,通过创新教育理念、整合教育资源、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教师素质、扩大对外交流等措施,积极探索适应培养创新人才要求的教育新思路。

二、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思路

检验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准主要有两条,一是学校评价体系与标准,这是根据学校实际以及教育规律所构建的,如考试评价,考察评价,建立在校内外各种竞赛、比赛、课外活动基础上的综合素质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印象评价等;二是社会评价标准,即以现实社会需求为核心所建立的评价标准,主要表现在毕业学生对工作岗位的适应性,或者说学生在校所学知识、所练技能、所养品质能否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从理论上说,只有实现学校评价与社会评价的“无缝”结合,才能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因为学校教育的产品——学生,最终是要进入社会工作岗位来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的。从这个意义上,学校教育必须充分把握社会实际,客观了解岗位需求,从不够开放的办学模式大胆地转变为主动参与社会的全方位开放模式。

创新人才是相对于常规人才而言的。必须承认,高等学校培养的一切人才都要符合社会需求,都应该接受社会需求的检验,但是,在当前国际形势下,在我国独特传统文化影响下,在曲折教育发展历程激励下,在对教育体制的强烈关注下,研究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创新人才培养,显得尤为迫切。虽说常规人才或应用型人才、创新型人才都应该符合社会需求,但是不同人才培养目标下的社会需求导向的含义是不同的,常规人才或应用型人才侧重的是对工作内容的了解以及对岗位技能的学习,而创新型人才注重的是深刻把握实际工作岗位对创新素质的需求。笔者认为,当前研究总是有意无意地避开从社会需求的角度论述创新人才的培养,要么宏观的谈体制、谈文化,要么微观的谈思维、谈意识,殊不知,无论是宏观的体制、文化,还是个体的思维、意识,都必须建立在对工作岗位实际需求与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及矛盾的充分了解上。避开对岗位实际需求与面临问题的了解谈创新人才素质培养,必然陷入“闭门造车”的尴尬境地。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创新人才培养需要学校、学生、社会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通过信息交流与共享达到“三赢”的目的。学校要通过各种途径,积极主动地深入社会实际,了解行业发展现状以及工作岗位对员工创新素质的要求;用人单位要主动与学校沟通,积极进行员工岗位素质需求研究,并将研究结果向社会公布。在此基础上,学校将获取的信息转化为适合教育教学的知识,通过科学的方法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掌握与社会实际紧密结合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同时注重塑造创新型人才所需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只有具备了基本的创新素质,才能够适应社会实际工作岗位的需求,逐渐实现工作岗位上的创新。

三、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施路径

1988年9月5日邓小平同志、在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胡萨克时,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1995年江泽民同志在中央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鲜明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006年胡锦涛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强调“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我国应对未来挑战的重大选择,是统领我国未来科技发展的战略路线,是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的根本途径。”这一系列科学论断表明了国家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视。近年来,学术界与.高等学校相关工作者就培养创新型人才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内容涉及到教育思想与办学理念、教育体制和人才培养机制、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师素质、学习环境等等方面,提出要创新教育思想与办学理念,深化教育体制和人才培养机制改革,不断完善教学方法、手段,提升教师素质,创造有利于学生自由学习的宽松环境。这一系列研究取得了大量成果,为高等学校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笔者在高度赞同这些研究成果的同时,认为无论是教育思想与办学理念,还是教育体制和人才培养机制,甚至包括教学方法、手段,教师素质以及学习环境等,这些环节的改进与创新都应尊重社会需求,只有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结合教育教学基本规律与学生成长的基本规律,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创新素质培养。

1.夯实专业基础知识

笔者重申创新型人才培养必须重视培养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是出于两点认识,一是因为专业基础知识对于创新的重要性;二是因为在现实教育活动中,确实存在很多学校因为急功近利或者其他目的,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注重短期效应而忽视基础知识,希望通过几个“工程性”的项目就实现创新素质培养的目标。2008年9月3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志在接受美国《科学》杂志主编布鲁斯•爱伯茨专访时提到,必须重视基础科学研究,学科基础知识是科学研究的动力和源泉,应该大力避免因急功近利而忽视基础知识学习。笔者非常同意这一观点,因此认为,高等学校必须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传授,特别是关系学生长远发展的公共基础知识和关系学生专业发展的学科基础知识。事实上,培养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与笔者提出的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并不矛盾,从另一个角度说,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恰恰是社会工作岗位对创新型人才的最基本需求,有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才能够实现“以不变,应万变”,进而在工作岗位上做出创新性业绩。

2.课程设置适应社会需求

在学校教育中,课堂教学依然是最有效的知
识传授方式,这里的课堂教学主要指第一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绝不应忽视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当然,应该针对现阶段课堂教学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的不足,积极进行教学方式、方法、手段的改革。长期以来,高等学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存在“滞后”与“保守”的缺陷,课程不能紧跟时代的要求,这固然与“知识传授本身就落后于知识创新”的特点有关,但是决不能将其称作合理借口,而应该积极主动地了解工作岗位对学生素质的要求,并将其转化在课程中,也就是说,学校的课程设置应充分考虑社会需求,密切联系岗位实际,积极“去伪存真,破旧立新”,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采用适合创新人才培养的讲授(lecture)、讨论(semi nar)、试验(experiment)、角色扮演(role play)、案例研究(case study)、启发式、研究性学习(inspire and research study)、独立学习 (independent study)等,通过实现课程与岗位的结合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3.打造了解社会需求的教师队伍

在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过程中,教师起到根本性的主导作用。通俗地讲,学生能否具备创新素质,关键是老师“怎么培养”与“培养什么”,老师是否了解什么是创新素质,是否了解学生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才能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实现创新。这就要求老师必须积极深入社会,通过各种方式与岗位实务工作者交流、沟通,然后总结、分析、转化,转变为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不能一味沉浸在“象牙塔”式的教学、研究中。

4.构建符合社会需求的第二课堂锻炼平台

上文提到,创新素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知识、技能、方法;二是情感、态度、价值观。如果说课堂教学重在传授知识、技能、方法的话,那么,包含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在内的综合能力培养则需要通过第二课堂来实现,也就是学校要组织各种活动来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认知态度、价值取向以及建立在这些基础上的团队协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现实的情况是:学校在组织这样的活动时,往往不能根据社会的实际需求,更多的是从理论或者经验出发,导致学生在浪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后并不能得到真正符合社会实际需求的创新素质。因此,承担相关职能的学校部门应积极开展调查,充分了解社会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邀请在工作岗位上取得创新成绩的优秀员工介绍经验,进而构建起符合社会需求的创新素质锻炼平台,增强校园文化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5.加强适应社会需求的实践教学

高等学校在培养学生创新素质过程中,必须重视实践的重要性。实践不仅是检验学生所学知识是否有用的重要手段,反过来也引导着学生学习的方向,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教高 [2005)1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与教高[2007]1号文件《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中,对高等学校开展实践教学提出了指导性意见,要求高等学校不断改革实践教学内容,改进实践教学方法。笔者认为,不断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就是在充分了解工作岗位实际的基础上,建设适应社会工作岗位需求的实践教学,甚至可以表述为“让高等学校的实践教学内容与岗位实际需求实现本质上的统一”,从而保证经过实践教学学习的学生能够在学校就基本拥有实际工作岗位需求的各种素质,特别是了解实际工作岗位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矛盾,并结合大学学习的优势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从而为学生在工作岗位实现创新奠定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实践教学不能简单局限于学校内部,而应大胆延伸到社会实际工作岗位。高等学校应将校内仿真实践与校外实习实训充分结合,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环节。

6.引入外部评价机制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创新素质培养必须引入社会评价机制,不仅要让学校走入社会,客观真实地了解社会的实际需求和主要问题,而且要将社会力量引入学校,在保证学校办学独立性、避免社会干扰的前提下,积极采纳社会对学校办学,特别是关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有益建议,接受社会对学校课程设置、教师授课内容、课外活动、实践教学等方面的评价与建议,实现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学校—社会的良性互动,从而保证赋予学生的创新素质真正符合社会需求。当前,在教学质量评价中,主要采用校内评价的方式,这种评价方式在保证教学质量中有其现实价值,但是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因为,任何评价都是建立在相应的假设基础上的,而创新人才培养无疑受到多种条件的限制,这些条件往往导致假设很难成立。因此,构建多元教学质量评价主体,成为实现教学质量评价有效性的要求。在现代评价中,外部主体是多元评价主体的一个重要方面,特别在创新型人才素质的培养中,更应该受到重视,高等学校应该充分尊重外部社会关于创新素质的观点和认识。正如上文所说,创新型人才最终是要进入社会,接受社会检验的,那么,要保证创新型人才的合格,就必须要接受社会对人才培养的监督和评价。高等学校应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特别是校友和通过长期努力建立的用人单位资源,通过他们来了解在工作岗位实现创新业绩需要学校培养学生哪些素质,这是当前高等学校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重要资源。

学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问题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保证学生在进入社会工作岗位后,能够尽快适应工作,并在工作岗位上实现创新。因此,高等学校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应该充分研究并了解社会需求,特别是工作岗位面临的问题和存在的矛盾,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教育思想与理念,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构建适应社会需求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文见《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