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市场化进程中的前苏东高等教育

发布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来源:教育旬刊 日期:2013-2-28 9:49:00 人气:

市场化进程中的前苏东高等教育
何雪莲

1989年苏东剧变,苏东各国纷纷转型,其高等教育也向外界开放。转型之前,前苏东国家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多在15%至25%之间,约日个国家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低于15%。转型之后,囿于财力,高等教育要从精英到大众再到普及,只有走双重市场化之路:公立高等教育机构市场化:诞生私立高等教育。这两条道路高度关联,少了其一难以理解其二。

公私立机构尽管起点不同,但面对同一个生源市场,两者要良性竞争,需要政府作为。转型各国对私立高等教育的态度有别,有的国家基本上是提防加限制,而有的国家则采取公私平等的方式,在财政资助和质量保证方面鼓励公私之间自由竞争。

一视同仁的财政政策

政府资助是区分公私立的一个主要国际标准,但对于匈牙利高等教育则毫无区分功能。根据1993年法律,匈牙利私立机构可以获得政府直接资助,甚至可以拥有享受国家拨款的公费生,这在整个转型国家中都是独一无二的。匈牙利私立机构包括教会机构和基金会机构,两者都享受公共财政资助和税收减免。在2000年到2006年,教会机构中受政府资助的学生数量甚至多于公立机构。2001年,匈牙利完成第一轮机构质量鉴定,根据匈牙利高等教育法,政府对公私立机构没有偏袒和歧视,所有机构都要获得政府认可和国会批准;同年,匈牙利启动学生贷款,所有35岁以下的学生,无论贫富,无论所在机构,在攻读第一学位时,都可以享受贷款。

拉脱维亚私立机构难得获得政府直接资助,不过公立机构也没有受到政府的慷慨相助。一个最佳例证是商业和财政银行学校,此校为公立机构,但全校都是自费生,全部财源来自私人资金。另一方面,拉脱维亚私立机构获得的政府间接资助非常可观。1997年,拉脱维亚在转型各国中第一个引进学生贷款,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都可以享受该贷款。此外,拉脱维亚私立机构具有一个其他转型国家无可比拟的优势,即可以借中介机构影响高教政策。拉脱维亚校长委员会成立于1992年,所有获得国家认可的高教机构校长,无论公私都在委员会中有一席之地,都有高教决策发言权。该委员会还包括教育部官员,但也只代表一种声音。这也是拉脱维亚私立机构利益没有受到挤压的原因。

财政上的一视同仁促使公立机构效仿私立机构,而质量保证上的一视同仁,可能促使私立机构向公立机构学习。在罗马尼亚,根据1993年第日日号法令,没有通过鉴定意味着要停止一切活动。从历年的鉴定情况来看,罗马尼亚高等教育质量鉴定是一个相当严格的过程。这一过程以学术标准为主,对教师和行政人员的职称有严格限定,尤其是在教科书方面,规定“教师必须在公开刊物发表科研成果,签署科研合同,开展顾问活动等”,“全职教师必须出版一本相关专业领域的教科书,管理层有义务再版该教科书并供学生使用”。这些硬性规定不仅对于初生的私立机构来说难以企及,就是对于成立较早的公立机构,也未必容易达到。

准精英私立教育的崛起

一般认为,后发私立机构往往拾缺补遗,是质量低劣的代名词。这是事实的一面。另一方面是,转型国家可以出现口碑超出公立同行之上的准精英私立机构,而政府把好质量关至关重要。

2003年“玫瑰革命”之前,格鲁吉亚政府对私立机构的管理仅仅局限于颁发许可证。而且即使是颁发许可证,政府也几乎不设门槛。这使得短短几年间,私立机构的招生数就占到了大学生总数的30%。“玫瑰革命”后,格鲁吉亚政府在高教方面积极作为,高教局面为之一变。根据2004年《格鲁吉亚高等教育法》,公私立机构都要达到鉴定标准;私立机构只要通过鉴定,就有资格与公立机构一样获得政府资助。由此开启了公私立之间的市场竞争。竞争的结果是涌现了一批准精英私立机构,其民众认同度远高于公立机构。

在格鲁吉亚,准精英私立机构相比传统公立精英学校,学科范围有限,但市场定位精准:相比起其他私立机构,学术标准高。格鲁吉亚准精英私立机构特点之一是学生准入的高标准,这不仅在其他私立机构不可想象,就是在公立机构也难以做到。准精英私立机构让人难忘的另一个特点是高淘汰率,其毕业质量标准如此之高,以至于只有60%的学生准许毕业。这些政策使准精英私立机构在就业市场上有口皆碑。2006年格鲁吉亚有超过20%获得国家教育券的学生选择了私立机构。

严格的质量标准有助于私立机构良性发展,这一点在拉脱维亚和立陶宛也得到证实。拉脱维亚从一开始,就把私立机构的质量标准和基础设施标准定得很高,这些标准对公私立机构一视同仁,尽管拉脱维亚私立机构都局限在非大学层次,但享有很高声望。相比公立机构,私立机构具有更适宜的班级规模,设备更齐全的图书馆和教室,更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更少学术腐败。目前,尽管适龄人口下降,公立机构招生数减少,但私立机构招生数却稳步上升,充分显示了拉脱维亚私立机构的竞争实力。

(摘自2012年7月11日《中国科学报》)

(文见《教育旬刊》2012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