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贵州十所高职院校为例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刘星
摘 要:专业设置是社会需求与职业院校实际教学工作紧密结合的纽带。专业建设是学校教学工作主动、灵活地适应社会需要的关键环节。专业建设引领一个学校的发展方向,只有把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特色紧密联系起来,才能发挥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作用。论文以贵州十所高职院校为例,在分析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与特色产业关系的基础上,根据贵州特色产业发展的趋势,以及贵州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对贵州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贵州特色产业;专业设置;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34—0012—04
特色产业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积淀、成形的一种或几种特有的资源、文化、技术、管理、环境、人才等方面的优势,从而形成具有国际、本国或本地区特色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或产业集群。贵州省作为我国西南省份之一,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丰富的自然资源,从而有着极为突出的资源优势,尤以能源、矿产、生物、旅游资源最具特色。因此,贵州省特别重视特色产业的发展,到目前为止,贵州省已形成了以电力、煤炭、冶金、有色、化工、装备制造、烟酒、民族医药和特色食品及旅游商品为主的八大特色产业,“十二五”期间,贵州省制定了包括旅游、制药、烟草、畜牧业和绿色农业等在内的特色经济发展战略。2012年1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中第四条指出:“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可见,国家对贵州省特色产业的发展是相当重视的。而发展区域特色经济与特色产业,单靠少数专家和技术员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一大批具有科学文化知识的新型技能人才。
(文见《职教论坛》2012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