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的创新

发布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来源:教育评论 日期:2013-1-9 16:00:00 人气: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宣传部助理研究员 胡跃茜

摘 要:新生代农民工是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劳动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今后的生存与发展、经济转型升级及社会和谐稳定。本文结合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现状,强调探讨和创新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路径,实现新生代农民工素质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 教育培训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新生代农民工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日益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其劳动素质的高低不仅关系到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更关系到经济可持续发展及社会和谐稳定。现阶段,产业转型升级对于社会人才的新需求,加剧了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岗位的低层次与理想工作的高期盼、职业技能的低端化与技能提升的高诉求等现实境遇与发展诉求之间的博弈,他们迫切需要完成知识与技能的更新换代和职业向上流动。可见,通过教育培训实现新生代农民工素质提升及和谐就业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加大了农民工教育培训力度,但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仍面临现实问题。在思想认识上,政府重宏观政策的把握,轻微观规划的制定。企业重成本控制,大多开展上岗培训,轻员工发展需求,缺乏发展性提升培训。新生代农民工重短期培训,轻终身学习等。全社会还未充分认识开展教育培训的重要性。在培训机制上,社会培训机构大多各自为营,缺乏有效衔接和整合,培训任务主要由政府进行指派和分配,缺乏市场竞争性和灵活性。在资金管理上,新生代农民工无力支付培训费用,企业不愿承担费用,政府补贴成了单一的资金来源,但往往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和监管机制,资金使用效率不高。在培训质量上,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培训师资呈现流动性和低层次性。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的成效不明显,培训质量低下和培训积极性不高。因此,创新农民工教育培训路径,健全农民工教育培训体系,成为实现农民工技能提升、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一环。

(文见《教育评论》2012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