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三校七企打造“产学研联合体”

发布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来源:中国教育报 日期:2012-7-16 14:21:00 人气:

6月29日,浙江省衢州市“空气动力机械产学研联合体”在衢州中专揭牌。这个联合体,包括了衢州中专、衢州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和衢州学院机械工程学院3所院校,还有浙江山海机械有限公司、巨山机械有限公司、红五环有限公司和开拓机械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该联合体的宗旨是“共享院校企业资源,促进人才培养规模化、品牌化,实现人才与市场接轨”。

打通围墙,三校共享专业资源

这几天,衢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几位老师一直在衢州中专的实训工场里训练,过段时间,他们将参加一个数控类的全国性技能比赛。

衢州学院、衢职院和衢州中专都设有机械数控专业,3所不同层次院校机械数控专业学生总共有3000多人。他们充分利用校园相邻、专业共通的特点,打通校际围墙,实现师资、设备共享,节约投资,形成合力,有力地促进了专业建设。

据介绍,目前衢州中专拥有价值2000多万元的机械数控实训设备,衢职院有500多万元的设备,衢州学院有1000多万元的设备。同是机械数控类设备,但3所院校有所区别,衢州中专重在普通机床和数控精加工设备,衢职院重在数控维修设备,而衢州学院则重在实验设备。衢州中专机械数控领军教师杨宗斌介绍,衢职院机械数控专业的学生都在衢州中专完成基础实训课程,让衢州中专的数控机械设备发挥最大的效益。同时,衢州中专的师生也到衢职院学习了解机械数控维修知识和技能,在开发新产品和新工艺时,也经常到衢州学院的实验室借用设备。3所学校还相互约定,不重复投资,尽量共享对方的机械设备。

更主要的是,3所学校的专业教师也充分共享。在近日举行的衢州中专机械数控专业发展论坛上,衢职院和衢州学院都派出了相关专业老师,为衢州中专的专业建设出谋划策。其中,衢州学院机械工程学院院长周兆忠还兼任衢州中专机械数控专业发展委员会委员,并担任衢州中专编写中高职一体化机械数控专业教材的主审。衢职院有4位数控专业老师在衢州中专兼课,以加强衢州中专专业教师的力量。

校企联手,助推特色产业

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企业的热情参与。红五环等7家企业的加入,既扩大了职业教育的资源,也让企业得到了更多好处。

钱江十大技能人才之一、衢州市红五环精加工公司经理徐建雄介绍,与院校合作可以优势互补、设备共用、人才共享。公司与院校的合作从当初的合办实训车间、冠名班,到订单培养,再到现在与衢州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共同设立“卓越工程师计划”,实现了企业全程参与院校人才培养的过程。而企业也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得到了好处。徐经理说,在与衢州中专合作的过程中,破解了几项技术难题,仅其中一项技术,每年就为公司节约几百万元的生产成本。3所院校还为公司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着企业的发展。

近几年来,衢州中专实训工场为机械类中小企业解决了十几项核心技术难题,一般的生产技术问题多达几百项。这些问题大都由企业出题,再由衢州中专联合衢州学院、衢职院和部分企业技术人员共同攻关。走进设立在衢州中专大器创业服务中心的“产学研联合体”办公室,笔者看到由衢州中专牵头完成的新产品和新工艺的多项展示,每一个项目的完成,都为企业解决了一个重要难题,体现校企合作的成果。

此外,依托校企合作的平台,今年上半年,衢州职业技术学院开山学院也隆重揭牌,开创了衢州市企业在大学里办二级学院的先河,把校企合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里程碑。

产学研联合体,各方寄厚望

刚刚成立的“空气动力机械产学研联合体”,被衢州市企业界广泛关注。徐建雄认为,联合体是一个更加紧密、更高层次的全新合作平台,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优势。有了这个平台,能进一步做大做强风动机械这个衢州特色优势产业。

衢州中专校长张玉琴说,组建“产学研联合体”,是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职责。在此之前,衢州中专与企业的合作更多的是一对一,而这个联合体成立后,就实现了3所学校与1个企业群的合作,空间更大,前景更好。

衢州学院机械工程学院院长周兆忠认为,联合体的揭牌成立,在机制上构建了3所同一专业、不同层次学校合作的通道,可以让应用型本科院校、技能型高职和操作型中职优势互补,实现生产、学习和研究效益的最大化。

而在衢州市教育局副局长翁孝川看来,组建这个联合体,可以把几所学校同一专业和相关企业的师资、技术人员、设备、实训、就业、研究和生产都集结起来,是做实地区性职教专业集团的重要一步。

《中国教育报》 2012 年 7 月 11 日 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