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广州市为例
广州市第五中学 甘露 何树声
(摘 要)在TIMSS调查问卷量表的基础上,运用探索性因素分析技术编制中学生科学素养调查问卷并开展调查,对中学生科学素养水平进行国际比较、影响因素分析,发现:①广州高中学生科学素养存在父母教育背景、学校类型的显著差异,学生的性别和家庭收入对科学素养影响不明显;②随着学校办学层次提高,中学生的科学素养呈现升高发展趋势;③中学生获取科学知识的途径主要来自课外,大众媒体是主要的媒介途径;④广州市高中生科学素养总体高于国际平均水平,尤其理解复杂的信息,利用工具、常规步骤和科学过程,探索自然等方面表现突出,但在学科科学素养发展不平衡;⑤社会传媒、学校学科结构、课程设置、教师科学素养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科学素养形成。
(关键词)中学生 科学素养 调查分析
国际权威的竞争力评价研究机构——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发表的《2000年世界竞争力年鉴》(WCY)中,将科学技术和国民素质列为国际竞争力八大要素之一。2010年,第八次公民科学素养调查显示,我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为3.27%,而美国在2000年已达17%。这与我们日益增长的经济需求极不相符,提高公众科学素养任重而道远。通过多个国家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表明,决定公众科学素养的关键是中学的理科教学,尤其义务教育阶段是公众获得较好科学素养的时期。
本研究的调查问卷主要是借鉴米勒(Miller)科学素养三维模式,从以下五个维度进行建构:利用工具、常规步骤和科学过程;理解简单的信息;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理解复杂的信息;探索自然世界。本调查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了广州市国家级示范高中、省一级高中、市一级高中的高一部分学生,共收回有效问卷307份。
(文见《教育导刊》2012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