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办高中拟与国外学分互认发布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来源:东方早报 日期:2010-9-14 8:48:00 人气:
中外合办高中拟与国外学分互认分组讨论议程1.探讨中外合办高中与国外学分互认; 2.初中阶段考虑设专门的心理咨询师队伍; 3.讨论关于高校招生自主权放开、教育公平及政府教育投入。 上海教育工作会议昨日上午分小组讨论,记者在浦东新区的讨论上获悉,本市将探讨中外合作办高中。不仅课程互认,学分也能互认。同时,在初中阶段,将考虑设专门的心理咨询师队伍。 课程互认已成现实建平中学曾有一名学生,高中三年研究《周易》,高考高分,却只报考中医药大学,准备深入研究易经。另一名学生,高一、高二成绩优秀,他如果加试物理或化学,则可获得高考高分,但他却选择了加试生物,其理由是理化已经学得很好了,要使自己的科学知识更加全面,加试生物是最好的选择。最后该生高分考取复旦大学。 建平中学校长杨振峰表示,如果只为考试,现行的教育体系已不能满足部分学生的发展需求。因此,该校一直着力打造多样化的课程体系,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目前学校的拓展型课程多达上百门,基础性课程的模块化初见规模,学生自发成立的社团达到50多个。 当然,也有学校在强化自身教学的同时,拓展与国外优秀学校的合作。进才中学校长王从连介绍,他们学校定期与国外名校互访。目前,他们正筹备中外合办高中。 王从连说,“《教育中长期纲要》里明确说,探索课程互认、学分互认。现在上海与国外好学校课程互认已经成现实,我们正是想通过合作实现学分互认。” 记者获悉,中外合作办高中在北京已实现,但在上海尚无前例。部分人士认为,中外合作办学主要是在改革之初国内办学力量不足而诞生的产物。现在再合作办学有崇洋媚外的嫌疑。当然,力挺方认为,中外合作办高中值得尝试,上海需要多样化的办学理念,关键是在合作的同时要坚持自己的原则和方向。 中学心理老师不专业社会的多样化,青少年生理特殊期及心理的不成熟,让越来越多的中学校长认识到心理老师对一个学校以及学生的重要性。 昨天,进才中学北校(初中)校长金卫东透露自己的忧虑:学校虽然有心理工作室,但老师未必都专业。究其原因,是因为现行的体制中,教师评职称有一硬指标是其上课量的多少,而中学的心理老师又大多无法开心理课程。所以,中学的心理老师大多难做到“专业”。 对此,业内人士建议,可以让非“科班出身”的心理老师去考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或从高校招聘专业心理老师“即使不能开处方,但教育心理、心理关怀必须做到位。可以成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师队伍。” 理科大学生实习难昨天,关于高校招生自主权放开,教育公平以及投入的问题成为各委办局尤其是大学校长讨论最集中的问题。 上海理工大学党委书记燕爽认为,现在大学生实习很难,虽然教育发展规划纲要里提出,要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可现在大学生实习都没有地方接收,上海理工是以理工科见长的学校,但培养的工程师却没有地方实习,让人很无奈,这是个很大的问题。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马春雷表示,文明办计划推出企业社会责任指数,希望引导企业负起社会责任,接纳更多的大学生去实习锻炼。 上海市副市长沈晓明表示,高校的定位准确很重要,市教委正酝酿出台高校的分类评估体系,将政府投入与评估相挂钩。此外,上海会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不仅是部属高校,地方高校也将获得更多的教育投入。 (文见《东方早报》2010年9月10日第A7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