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名留守问题学生的教育

发布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来源:师资建设 日期:2013-6-27 15:57:00 人气:

对一名留守问题学生的教育
重庆市南川区第一中学校 何太能

在我上学期才接的班级中有一个叫吴秀玲的学生,她平时行为习惯较差。有时上课还小声讲话,严重影响其他同学。刚开始,班级中多数同学都不喜欢她,也不愿意与她相处。一节语文课上,我发现她埋着头聚精会神听音乐,完全没有在意我的讲解。我便有意问了她一个问题,她答非所问,惹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当时,我十分气愤,想把她赶出教室。但理智告诉我:如果这样做只会加剧师生间的矛盾。于是我让她坐下继续上课,课后让她到办公室。她如期而至,我和她交流起来。

原来,在她3岁时父母就外出打工,每隔数年才回家一次。她从小就跟着外公外婆生活,外公、外婆对她总是百依百顺。父母每次回家也是行色匆匆,总是变着方法来弥补对她的关爱。她要什么就买什么,这也养成了她自以为是,不考虑别人感受的习惯。

在了解了她的成长经历后,我决定对症下药,主动与她谈心,了解她的心路历程。和她一起交流在集体中应如何与人相处,并告诉她:一个人只有在集体中才能实现个人价值。因此,要想有所成就,首先要学会与人相处。并要考虑别人的感受,同时,不能以自我为中心。让她懂得:尊重是相互的,只有你尊重了别人,别人才会尊重你;只有你在心底接纳了别人,别人才可能接纳你。同时,我还要求她经常给父母打电话,我也时常给她父母沟通,让他们多给吴秀玲关怀和问候,引导她在生活中学会约束自己,与他人相处。

在她生日那天,我利用语文课召集全班同学给她开了一个生日晚会,让她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同时,我还尽量让她参与班级的每次集体活动,并要求班级中的其他同学多包容她、帮助她。

几个星期下来,我惊喜地发现,吴秀玲悄然发生着变化:她开始关心班集体的一些事情了,开始留心身边的同学了,也开始爱问问题了,学习成绩也渐渐上升。在学校的演讲比赛上,她还主动代表班级参与比赛。至此,我知道我成功了。

细细想来,作为老师,一定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我们所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成长环境和际遇。作为老师,我们应该走近学生,深入了解他们的成长背景和心路历程,探究学生的内心世界。只有全面认识学生,读懂学生,才能对症下药。同时,我们要坚信:“只有站在学生的角度,才能看见学生的风景”。

(文见《师资建设》2013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