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共享课程:突破时空和身份限制

发布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来源:中国教育报 日期:2013-6-28 10:46:00 人气:

共享课程:突破时空和身份限制
——访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大良

首批120门中国大学资源共享课6月26日上线。这是继2011年11月9日首批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上线之后,另一类型中国大学网络公开课程的又一次大规模亮相。

作为教育部、财政部“十二五”期间“本科教学工程”重点建设项目,视频公开课和资源共享课如何实现大规模的课程资源建设共享?在中国这样一个拥有庞大高等教育体系的国家,把原是象牙塔内的课程放到公开的互联网上,让社会各界对其评头论足,对于高校和教师意味着什么?就此,记者采访了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大良。

问:请问张司长,此次推出的中国大学资源共享课,与此前推出的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两者有何不同?

答:2011年11月9日,我们在爱课程网、中国网络电视台和网易推出了首批20门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至今已经陆续上线了266门课程,产生良好的社会影响,赢得各界的普遍好评。截至2013年5月31日,3个网站视频公开课总页面访问量近49亿次,课程总访问量达4768万次,评论有63396条。

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是以高校学生为主要服务对象,同时面向社会学习者免费开放的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网络视频课程与学术讲座,是知识普及类课程。

中国大学资源共享课与视频公开课的定位有所不同,是以面广量大的高校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为重点,以高校教师和学生为服务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学习者,提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工处理后的高等学校内部教学核心资源,不仅有课程的全程教学录像,还包括高校教学活动必需的各种基本资源,并构建了适合在校生及社会学习者进行在线学习和交流的网络学习环境,是体现先进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师生在线互动交流、学生自主学习的课程。

概括来讲,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是知识普及类课程,而中国大学资源共享课是教学互动性很强的学科专业类课程。

问:中国大学资源共享课,展示了一种全新的知识传播模式和学习方式,也意味着个性化学习成为可能。请您介绍一下资源共享课的建设背景?

答:考量中国大学资源共享课建设,要关注三大背景。

第一,中国大学资源共享课建设是现代信息技术催生高等教育深刻变革的产物。

中国大学资源共享课正是顺应时代需求,努力把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提供一种全新的知识传播模式和学习方式,使得个性化的学习成为可能,使得不同人群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成为可能,使得更多社会学习者接受优质高等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成为可能。

第二,开展资源共享课的建设与共享是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重要举措之一。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要“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行动”。为此,教育部、财政部从2011年开始启动实施“十二五”期间“本科教学工程”,并将“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与共享”列为重点项目。为此,开展资源共享课的建设与共享,是高等教育领域又一项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重要举措。

第三,适时推出中国大学资源共享课是增强我国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的需要。

2012年以美国为代表的高等教育发达国家兴起了大规模在线教育,这一举措加速了高等教育的全球化发展和全球化竞争。适时推出在线教育新型的中国大学资源共享课,将在国际上进一步展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成果,同时通过参与国际竞争促进高等教育提高质量,推动全球高等教育深刻变革。

问:学习者不受时空限制、不受身份限制,中国大学资源共享课将引发一场学习方式、方法上的革命。下一步将怎样推进共享课的建设与共享?

答:面向未来,中国大学资源共享课有五大推进计划。

第一,继续高质量完成原国家精品课程的转型升级建设任务。继续开展国家、省、校三级原精品课程的转型升级工作,从中遴选建成3000余门优质课程,在爱课程网共享。

第二,探索和开发新型的资源共享课。组织专家研究、分析当今流行的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即大规模网络公开课程)模式,并结合我国国情和高等教育教学需求,结合课程自身属性,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教学资源、教学方法、学习方式方面打造“精品”,探索建设多种新型的资源共享课,以满足不同教学需要和不同学习者的需求。

第三,大力推进中国大学资源共享课的共享与应用。对已上线课程持续更新,鼓励师生和社会学习者参与网上互动,推动上线课程在爱课程网的广泛共享和应用;推动共享课与校内课程教学相结合,在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上见成效;对上线课程进行持续建设和深度开发,尤其是拓展资源,逐步形成系统完整、资源丰富、体验感强的数字化课程。

第四,不断完善课程共享系统。在现有建设成果基础上,深入研究国内外先进课程平台技术,搭建国家层面高水平网络教育技术平台,加快网上开放课程资源建设,充分利用资源共享课已有的丰富教学资源,为学习者提供更多服务。

第五,积极探索建立在线教育管理制度。要加强制度设计,研究制定适应学习者个性化学习需求的网上在线教育学籍、学习证书、学分、学位等管理办法和政策,为学习者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和政策保障。

《中国教育报》 2013年6月27日 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