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十八大代表谈全面推进教育改革发展

发布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来源:中国教育报 日期:2012-11-15 14:01:00 人气:

实施素质教育需要全社会支持
安徽省教育厅厅长程艺

学习十八大报告后,我认为,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的阐述很清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对十六大以来的工作总结非常到位。

国家财政投入教育是一种财富分配方式。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GDP和居民收入要同步翻番。其实,投入教育也是增加人民收入的一种有效方式。比如,免费义务教育、农村营养改善计划等都属于二次分配。教育是普惠性的,对它的投入增加了,老百姓的负担就减轻了,孩子们也受益了。这样一来,国家虽然没有把钱直接送到老百姓手里,但其实和增加收入是一个道理。

教育规划纲要实施两年来,安徽教育改革的步伐更大了。中央提出,今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要达到GDP的4%。而安徽去年已经大大超过了这个比例,达到了14.27%,今年将达到15%,这为教育的长期发展提供了基本保障。

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将是教育未来的方向。素质教育不是唱唱跳跳,它的内涵很丰富,要求教育融入社会、开门办学,这包括了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内容,三者形成合力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

但在实际层面,这样的理念很难落实。比如,学校想组织踏青、秋游活动,让孩子们多接触大自然。但一操作起来,问题就来了:条件不具备,校车和专业服务人员不够;法制不健全,万一有学生受伤,学校承担不起。所以,学校迫不得已,只有关起门来,整天上课。

像这样的问题,光靠教育是没法解决的,需要整个社会创造保护少年儿童的大环境。所以对素质教育,我们需要认真反思,仅仅停留在开设几节活动课程上,是远远不能达到要求的。

办人民满意教育要遵循三个规律
广东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

我用三个“贯穿”来表达自己学习十八大报告的体会:报告贯穿着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贯穿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贯穿着为人民谋福利的价值取向。报告是实践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行动的指南,是党的集体智慧的结晶。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我们深感责任重大。广东虽然是发达地区,但省内区域之间发展不均衡、不协调,差异很大。对欠发达地区,我们提出用5年时间建教育强镇、强县、强市,资源配置重点向欠发达地区倾斜,补齐广东教育的短板。为此我们制定了教育指标体系,对各类指标进行考核。欠发达地区教育做强了,区域之间发展就协调了。但是,在发展欠发达地区的同时,发达地区也要快速发展。总的来说,就是要让强的更强,薄弱的渐强。

如何更好地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我认为,目前最难办的事情是:教育如何更好地遵循人的认知和成长规律、教育教学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而国家需要培养更多的人才,双方的需求其实是一致的,即都希望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越是在这种时候,越要多研究教育规律。

广东是全国最大的流动人口流入地,如何解决流动人口子女的就学问题?我认为,这涉及人口管理、城市管理等诸多问题,仅靠教育部门是无法解决的。而且,教育问题只是最先表现出的问题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社保等其他问题也会逐渐凸显。对社会系统制度层面的设计,需要政府提前研究,整体推进。

目前看来,广东面对这些社会问题,虽有很大压力,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比如,前几年快速发展起来的民办教育,为大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提供了选择的机会,满足了他们的入学需求。这也有助于本地社区和谐发展。

教育改革需要综合配套
河北省教育厅厅长刘教民

十八大报告有两个问题讲得很好,一个是师资队伍,一个是综合改革。没有好的教师,肯定不会有好的教学质量,也不能培养出好的人才,教育就不会让人民满意;目前的教育改革已经走向了深水区,所有的改革都不是单方面的问题,亟须进行综合改革。比如,我们解决了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入学问题。但是,初中毕业之后怎么办?是让他们在城市里面接着上高中,还是回户籍地上?如果在城市里面继续上高中,城市高中能不能容纳?即便能容纳,他们将来的高考怎么办?这些问题都需要一个综合改革的方案。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最难的就是边远贫困地区的教育发展问题,因为那里的孩子享受不到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报告提出对贫困和边远地区要进行政策倾斜。这是好事,我们感到很兴奋。经过中央和地方的持续投入,这些地区的教育硬件已经不成问题了,农村最好的建筑是学校,城市和乡村在这方面差别已经不大了,如今的关键是师资队伍建设。为了缩小城乡教师水平的差距,河北做了很多工作。比如,让城市教师到农村顶岗支教等。

河北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急需大批实用的复合型技术人才,但现在一些学校培养的人才并不适用,理论说起来一套又一套,实际操作能力却很差。企业需要来了就能上手的人才,如果让他们再去培养,企业会觉得不划算。但是,一些大学却一如既往地培养与实际需求脱节的人才。船太大,难掉头。

如今,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走向了大众教育,从社会的边缘走向了社会的中心。人才培养的改革也要深入到更高的层面上,这需要我们进一步进行人才培养、教育教学等方面的改革。教育必须要为社会和经济发展服务,苦守象牙塔是不能适应社会需求的。

在提高质量上多做文章
宁夏教育厅厅长郭虎

十八大报告中关于教育的论述字数不多,但字字句句都很实在。对教育的功能有了新的拓展,在民族振兴的基础上,增加了推进社会进步功能;对教育的任务、目的有了新的要求,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目的是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强调教育资源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体现了党执政为民、亲民、惠民的思想。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担负着神圣的历史职责,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改善民生、提高百姓福祉,不仅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还要求各级政府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改进提供公共服务的方式。

从2009年开始,为了能让西海固的娃娃们早餐吃上一个鸡蛋,自治区财政一年支出5000多万元实施“鸡蛋工程”。3年来,这一民生工程已从南部八县区的“鸡蛋工程”、“早餐工程”、“午餐工程”发展成为惠及全区农村义务教育37.5万名学生的营养改善计划,受到了人民群众的称赞。下一步,我们要继续把这项民生工程向深入扩展,同时不断健全监管机制,切实把好事办好。加强资金监管,将营养改善计划资金统一纳入财政国库管理,实行分账核算,集中支付,绝不允许以金代物,也不得将经费直接发放给学生家长,确保专款专用。

接下来我们要着力提升教育质量,这是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关键所在。校舍不达标,花钱可以达标,设施不达标,花钱可以解决。但有些事情靠钱是买不来的。比如不是所有教师都能经过培训达标。宁夏这些年花了很大力气,下了很大决心,打开教师出口通道,让不合格的教师离开教学岗位,让特岗教师和大学生进来,教学质量很快就提升了,老百姓对教育的满意度也自然提升了。随着优先发展教育战略的深入贯彻实施,宁夏的教育事业一定会得到更好的发展,必将为实现建设和谐富裕新宁夏、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中国教育报》 2012年11月14日 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