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携手共建中国—东盟互联互通的人文之桥——在中国—东盟教育部长圆桌会议暨第三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发布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来源:中国教育报 日期:2010-8-31 15:28:00 人气:

 

刘延东:

尊敬的各位部长、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上午好!很高兴与东盟十国教育部长、驻华使节及各位朋友在这青山绿水、繁花似锦的贵阳市相聚。大家千里迢迢来到这里,共商中国—东盟教育发展大计,共议教育合作愿景。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对中国—东盟教育部长圆桌会议暨第三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的成功开幕表示热烈祝贺!向远道而来的各位嘉宾表示诚挚的欢迎和良好的祝愿!

这次交流周以“合作共赢、和谐共生”为主题,通过教育部长圆桌会议、环境教育论坛、人文学术研讨、青少年夏令营以及中国教学资源展等活动,探讨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合作的新方式、新途径,必将对丰富双方教育合作内涵、推进人文交流产生重要影响。

女士们、先生们,中国与东盟国家地缘相近、经贸相融、文化相通,双方拥有广泛的共同利益,人民怀有深厚的情谊。从2000多年前秦汉时期的“西南丝绸之路”,到明朝的郑和七下西洋,再到近现代共同抗御外侮,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友好往来和人文交流源远流长。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与东盟国家的交流合作迅猛发展。无论是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还是近期的国际金融危机,我们都风雨同舟、患难与共。近年来,中国—东盟关系日新月异,进入了历史发展最好时期。双方高层领导人互访更加频繁,政治互信更加牢固,经贸联系更加紧密,人文交流更加深入,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不断向前发展,成为国家间友好交往与合作的典范。今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建成,这是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标志着双方战略伙伴关系站在了一个新的高度。中国的发展给东盟带来了众多机遇,东盟的繁荣也使中国从中受益。双方友好关系的发展既造福人民,促进了本地区的和平与发展,也对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作出了重要贡献,产生了深远影响。

女士们、先生们,当今世界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世界各国共同利益与日俱增,相互依存愈益加深。特别是面对气候变化、金融安全、恐怖主义、粮食安全、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等全球性挑战,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国度的人民从未像今天这样,前途命运息息相关、繁荣发展休戚与共。各国都力图在反思过去中把握未来,在应对挑战中创造机遇。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具活力的新兴经济体,在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既面临诸多发展机遇,又面临着发展不平衡、资源环境制约、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高、转型时期社会矛盾复杂、贫富差距等严峻挑战。为此,我们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把转变发展方式作为全局性的战略举措。我们倡导创新发展,依靠科技进步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路子;我们倡导绿色发展,推动节能减排和低碳发展,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我们倡导和谐发展,切实改善民生,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和社会事业改革,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我们倡导和平发展,以自身的发展给全球发展带来更多的贡献和机会,与世界各国平等合作、互利共赢。

教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振兴的基石。中国确立了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建成了拥有2.6亿名在校生、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保障了亿万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权利。全面实现九年免费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农村教育得到加强,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978年的1%提高到目前的24.2%,具有高等教育文化人口超过9800万;主要劳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5年,新增劳动力受教育年限达12.4年,实现了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历史性转变。教育的发展为中国经济连续30年保持高速增长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了有力支撑。

当前,中国的现代化建设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未来发展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上个月,中国政府召开了新世纪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颁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全面谋划未来10年教育发展蓝图。我们强调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教育是今天更是明天,提出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确定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战略目标,努力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使教育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女士们、先生们,中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在教育规划纲要中对此专门作出安排。目前,中国和东盟建立起教育领域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实现了教育互补协作、资源共享,走出了一条具有区域特色的教育交流发展道路。我们高兴地看到:

——国家领导人和教育高层互访频繁。仅2009年,中国领导人就访问东盟国家15次,东盟国家领导人访华27次,双方近100个教育高层代表团进行了互访,加深了对彼此教育改革发展成就的了解,拓展了合作领域.

——教育交流机制和平台日趋成熟。中国成功举办两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增进了战略共识、加强了双方互信、深化了教育合作、形成了辐射效应,成为推动双方教育交流的重要平台和特色品牌,标志着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在教育领域的深化。

——互派留学生数量持续增加。目前,东盟国家的来华学生超过了4万人,中国在东盟国家的各类留学人员已超过7万人,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学习和了解对方国家的语言、历史和文化。

——青少年交流成为新亮点。中国先后邀请了近千名东盟学生来华参加“中国—东盟青少年夏令营”和“汉语桥—东盟学生夏令营”,青少年交流为推动双方友好合作持续发展提供了新鲜活力和长远保障。

——语言教学实现新突破。中国高校开齐了所有东盟成员国语言专业。近年来中国向东盟派遣汉语教师和志愿者4500余人,为东盟培养汉语教师近万人次,在东盟国家建立21所孔子学院和14个孔子课堂,学员总数超过6万人,在双方国家掀起了语言热。

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合作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凝聚着中国—东盟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关心与支持,凝聚着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辛劳与汗水,也凝聚着在座各位朋友的智慧与贡献。在此,我谨向所有参与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合作的朋友们表示衷心感谢!

女士们、先生们,开创中国—东盟合作的新局面,建设21世纪战略伙伴关系,在相当程度上有赖于人文领域交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形成友好合作的民意基础。人文交流和经贸合作如同鸟之两翼。有多大程度的了解和信任,才能有多大程度的合作共赢。教育交流作为人文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东盟携手合作、寻求共赢的重要载体,能够在文化、心灵、民心、情感相通方面发挥基础性、先导性、广泛性和持久性作用,对于增进双方相互信任和世代友好至关重要。从推进双方务实合作看,全面加强教育交流合作和人力资源开发,有助于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和繁荣。从深化自贸区建设看,随着双方货物、人员和资金的流动规模不断扩大,亟须培养大批了解彼此历史文化和法律法规,精通金融贸易的高素质人才,使各领域合作更加充实和富有活力。从夯实双方民意基础看,深化教育交流既是推动中国—东盟友好事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培育亚洲精神、增进人民友谊的纽带和桥梁。

在新起点上推动中国—东盟以教育为重点的人文交流,是我们肩负的共同责任。正如今年6月胡锦涛主席所指出的,中国愿与东盟加强合作,扩大社会人文交流,推动中国—东盟关系不断迈向新台阶。为此,我提出以下几点倡议:

第一,创新人文交流合作的机制。基于中国与东盟特殊的战略伙伴关系,双方应把加强人文交流作为重大战略,建立高层磋商机制,提升层次,充实内容,顶层设计,统筹协调,全面推动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人文领域的合作并使其制度化。

第二,发挥“中国—东盟中心”的服务平台功能。“中国—东盟中心”是温家宝总理与东盟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中心的建立有利于促进双方在贸易、投资、旅游、教育、文化等重点领域的互利合作,增强双方合作的潜力和对域外伙伴的吸引力。双方应在这一框架下,深化教育、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合作,举行系列研讨会和培训活动,推动民间往来,促进公众认知和相互理解。

第三,积极落实“双十万学生流动计划”。双方应从长远角度和战略高度对学生流动计划进行系统安排,努力扩大留学生互派规模,努力实现2020年东盟来华留学生和中国到东盟的留学生都达到10万人左右。为此,中方愿意在未来10年内向东盟国家提供1万个政府奖学金名额,并欢迎更多东盟国家学生来华深造。建议双方共同设立“高端人才交流奖学金”,在教育、环境、医学、气候、科技等领域联合培养硕士和博士,推动双方高层次人才交流。

第四,启动实施“万名青年交流计划”。双方应积极为双方青年创造相互了解、相互学习的机会和条件。中方将在未来10年邀请来自东盟国家的1万名青年教师、学者、学生来华参加语言、文化、体育、艺术等交流活动。今年中方将组织大学生艺术团赴越南等东盟国家进行友好交流,2011年举办“中国—东盟友谊知识竞赛”,邀请东盟国家入围选手赴华参加决赛。

第五,探讨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可行性。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深化,双方互联互通的进程快速发展,教育交流合作越来越密切。双方应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畅通合作体制,实现优势互补,消除区域内国家之间学生流动的障碍,推动实现学历学位互认,提高区域内高等教育在全世界的吸引力、竞争力。建议适时探讨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可行性,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东盟共同体建设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女士们、先生们,中国—东盟教育交流立足当前,惠及长远,是一件关系19亿人口未来的大事。希望各位朋友充分利用本届教育部长圆桌会议和交流周相关活动,广泛寻求交流机会,具体落实合作项目,努力开创合作共进、互利共赢的新局面,携手共建中国—东盟互联互通的人文之桥。

最后,预祝会议圆满成功!祝各位在贵阳度过一段愉快而美好的时光!

谢谢大家!

(文见《中国教育报》2010年8月7日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