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日照“三线推进”促教育均衡

发布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来源:中国教育报 日期:2012-12-6 15:30:00 人气:

镇域小学一体化 县域统筹初中 城区集团化办学

“前两年,我们村小的教师还坚持着‘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上课模式。一谈起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我们总觉得无从下手,很难赶上。”近日,记者在山东省日照市采访时,该市岚山区虎山镇韩家村小学校长童良奎说,“这两年,市里以‘三线推进’策略统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我们村小受益最大,不仅校舍焕然一新,还建成了‘班班通’教室,教师人手一台电脑,学校还获得了全区教育管理先进单位奖。”走在校园里,童良奎步履轻快。

日照市教育局局长张传若说:“我们的‘三线推进’策略,就是分别以乡镇、县区、城区作为均衡发展的基本单位,在镇域内推进小学一体化发展,由县教育局统一统筹全县初中资源配置和教学管理,在城区推行集团化办学,进一步加强‘三线’之间的统筹协调,从而整体提升市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

日照市结合校安工程、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等,合理调整规划镇域小学布局,农村一个乡镇为一个学区,每一万人口规划设置一所小学,每所小学设12个班级。在硬件和资源配备方面,全部按照省定标准执行;在教育教学管理方面,由乡镇中心小学负责管理辖区小学,推行镇域小学一体化管理制度,进行捆绑考核;改革原来“一刀切”的评价制度,对村小进行鼓励性、有针对性的分级考核评价,提升村小信心,促进薄弱村小“强筋壮骨”,实现镇域小学均衡发展。

该市五莲县目前共有小学85所,其中有71所分布在乡镇驻地以下的山区农村。“如果没有村小办学水平的整体提升,就不可能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该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此,五莲县先后投入1.2亿元,全面改善了村小办学条件。同时,该县将村小工作考核成绩按50%的比例计入中心小学考核成绩,强化了乡镇(街道)中心小学管理村小、履行职责的积极性,有效提升了村小管理水平。

针对村小师资不足或教师年龄偏大、音体美开课难的现状,五莲县推行了音体美教师“走教”制,挑选出一批骨干教师,组成“走教”小组,通过“联校排课”、“跨校任教”等方式,保障了镇域内各村小开全开足音体美等课程。

“现在孩子在村小也能跟着中心校的老师学习唱歌画画,我也不用托人给孩子转学了!”家住洪凝街道后安村的一位学生家长说。

日照市教育均衡发展的第二线策略是在初中阶段。张传若告诉记者,目前,日照市基本上是按一个乡镇一所初中的布局规划设置的。

根据这一情况,当地明确了由县教育局统筹安排全县所有初中的资源配置,统一安排全县一体化的教育教学管理和师资培训等重点工作,重点解决县域内初中学校之间办学条件和资源配置不均衡的问题,对个别经济条件差、教育基础薄弱的乡镇初中,通过政策倾斜、资金扶持等措施,突破薄弱环节。

该市东港区区域内,“东部”教育较为发达,“西部”教育则相对落后。“为缓解这一问题,我们以校校结对、合作共建为主要形式,将东部城区优质初中与西部乡镇初中结对共建,实施学校互动、干部互派、教师交流、学生联谊、硬件支持等5项措施,以帮扶促提高。”日照市东港区教育局局长王文军说。

北京路中学与三庄镇竖旗中学结对子后,北京路中学分两批选派10名骨干教师到竖旗初中送教上门,竖旗中学分批组织教师到北京路中学随堂听课。两校课堂互相开放,教师随时访、随时听、随时帮、随时谈、随时交流,促进了共同发展。

第三线是城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日照市调研并制定了城区薄弱学校改造规划,计划用两年时间,通过校舍重建、队伍充实、体制理顺、教学强化等工作,对城区18所薄弱学校进行全面改造和整体提升。

日照市还打破县区办学管理体制界限的限制,组织城区22所学校开展联合办学,以强弱联合、强弱联盟等形式推行集团化办学,充分发挥优质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强薄弱学校改造,优化市区教育资源,缓解了“择校热”。

东港区秦楼街道文登路小学与日照市新营小学开展联合办学后,文登路小学成了新营小学名副其实的“东校区”。新营小学充分利用管理和资源优势,将文登路小学的教学、教研纳入学校整体工作计划,共享资源,统一管理,并在文登路小学采取选课走班方式,开设了沙艺、贝艺等24门校本课程,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近两年来,文登路小学不仅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生源也开始逐年增加。

张传若说:“下一步,我们将在‘三线推进’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三线’之间的统筹协调,通过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监测评估机制、加快实施教育信息化资源共享工程、扩大城乡结对帮扶覆盖面等措施,进一步缩小校际之间、镇域之间和城乡之间的差距,推动全市义务教育走向高位均衡。”

《中国教育报》 2012年12月5日 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