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三湘四水尽朝晖

发布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来源:中国教育报 日期:2012-6-20 10:02:00 人气:

——湖南省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采访纪行

“惟楚有才,于斯为盛。”地处内陆中部的湖南,是一块神奇的土地,经济欠发达,却出了一大批杰出人才:毛泽东、刘少奇、彭德怀、黄兴、宋教仁、蔡锷……

历史上,湖南一直有重教的传统。新时期以来,湖南更是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地位,国家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后,湖南结合纲要强力推进教育强省建设,教育事业日新月异。

初夏时节,本报“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神州行”采访组来到湖南。在三湘大地,四水流域,记者深刻感受着湖南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吃得苦、耐得烦、霸得蛮”,处处感受着教育优先发展的浓厚氛围。

教育优先成为一项前所未有的共识

如果普遍真理与具体实际结合,如果中央政策与地方实践共振,会带来怎样的冲击波,教育发展又会产生怎样的聚变效应?

早在国家教育规划纲要颁布的4年前,湖南省委、省政府就在第9次省党代会上宣布:建设教育强省!湖南的经济总量排名全国第12位,教育发展水平也排名全国第12位,此前,全国只有山东、江苏、浙江等几个经济发达省份提出这样的目标。湖南,为什么?凭什么?

“推动教育又好又快发展,为富民强省提供有力支撑。”“自我加压、挑战自我。”时任省委书记张春贤、省长周强多次这样表示。

2010年7月,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正式颁布,省委书记周强、省长徐守盛立即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学习教育规划纲要,讨论如何落实,并邀请时任教育部副部长陈希宣讲纲要精神,省教育厅牵头,还分赴全省各市州和高校,举办了31场宣讲报告会。与此同时,湖南将教育规划纲要精神和建设教育强省工作实际紧密结合,从省情出发,制定和发布了《湖南省建设教育强省“十二五”规划》以及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学前教育”等6个专项规划。2011年5月,湖南还就贯彻落实情况组织专项督查。

“到2020年,全省教育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进入全国先进行列,基本形成完备的现代教育体系和教育发展支撑体系,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建成教育强省,基本建成学习型社会和人力资源强省。”湖南省教育厅厅长王柯敏给我们描绘了2020年湖南教育事业令人振奋的发展目标。

“几年努力,无数霸蛮”,行进在三湘四水,记者切实感受到湖南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坚定决心和前所未有的执行力度,湖南正朝着教育强省的目标坚定前行。

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真正将教育强省的目标落到实处,首先是要确保教育投入。王柯敏介绍说,2011年,全省财政性教育投入达到521.6亿元,是2006年的3.7倍;2012年,按照4%的目标,也将新增的335亿元的投入责任全部分解到位,并建立健全了投入保障监督机制,督促各地落实。

泸溪县是湘西一个国贫县,人口仅30万人,2011年财政收入为5.8亿,但却拿出了2.8亿作为教育支出。拿出一半的财政收入来发展短期内难以看到政绩的教育,这缘于泸溪县全面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把发展教育同发展经济、环境创优一起作为全县的三件大事之一。

湖南坚定不移地优先发展教育,把最好的政策给教育,泸溪仅仅只是一个缩影。

——长沙,投入14亿建设职教基地,将市直9所职业院校全部迁入并进行整合;从2008年起,连续5年每年安排“强市”专项资金1个亿;

——株洲,从2011年起,市本级设立“强市”专项经费,每年不低于600万元;连续3年单列“城区基础教育三年攻坚”专项,每年3000万元;化解城区基教负债2200万元;

——常德,在全省第一个召开“强市”会议,出台强力兴教的“教育20条”,“十一五”教育投入是“十五”期间的1.9倍。

冯建湘,株洲石峰区区长,此前所任职的醴陵市,曾被评为全国“普九”先进市。2010年初他到石峰后,其重教之风依然不改,2010年7月,国家教育规划纲要颁布的当天就推出《石峰区关于推进义务教育跨越式发展行动纲要》,提出“三年时间实现强区目标”。几个月后,在区财政调配下,4000多万元的建校资金陆续到位。

采访中,一个长沙市政府为教育重金回购学校的故事,让记者切身感受到“教育优先”4个字实实在在的魅力。2010年,长沙交通职院整体搬迁到职教城,3个校区的200多亩土地,分布在闹市区,寸土寸金,用于招商的话保守估计至少5亿多元,但长沙市政府果断“拍板”,3个校区全部用作基础教育用地,目的是让更多的孩子能就近上学。

以办实事为抓手落实教育规划纲要

宁乡县大成桥中心小学,11岁的小女生谢奥博兴奋地告诉记者:“美丽的校园、洁净的墙,新得像做梦一样;每张小课桌单人单椅,原来在电视上才看得见。”

谢奥博并不知道,这一切得益于合格学校建设,2010年和2011年,宁乡两年总投入9.4亿元,累计新建学校46万平方米。

合格学校建设,这是记者在湖南采访时不时听到的名词。“合格”的标准绝不仅仅只是硬件,更多的是软件,包括师资队伍建设和教育教学质量。作为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重大项目,到2011年年底,省本级财政投入4.1亿元,带动全省地方政府共投入64亿元,完成4861所合格学校建设,占全省规划建设任务的50%以上,在合格学校就读的学生占到义务教育阶段总数的60%以上。

合格学校建设,是湖南以办实事为抓手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一个缩影。如何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湖南的做法是以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为突破口,瞄准教育发展的重点领域,啃上了教育事业发展的“硬骨头”,干起了过去想也不敢想的事情。

5月10日,记者在株洲市云龙示范区看到,一个3000亩的大工地上机器轰鸣,一番忙碌的景象,这就是总投资达100亿元的株洲职教城工地。根据规划,再过3到5年,这一片地区将崛起一座科教互动、产学研一体、校企所共赢、院校资源高度共享的现代化职业教育科学城。在湖南,像株洲职教城这样的,还有长沙职教城、怀化职教城。

“这些职教城以集群式、集约化发展,环境友好,资源集约,避免了重复建设,加大了各校资源利用,是一次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创新。”湖南省教育厅职成处处长张大伟说。此外,湖南还成立了23家职教集团,加盟合作单位1893家,其中省内外规模企业1093家,有力地推动了校企深度合作,形成了对接产业发展职业教育的新机制。

一个又一个重点领域的突破,为教育事业发展带来一项又一项改变。

教育信息化是湖南建设教育强省的六大战略重点之一。从2010年起,湖南按照“校校有平台,人人有空间”的目标,依托世界大学城网络服务平台,全省职业院校建成了161个机构平台、30余万个师生个人教学或学习空间。目前,以个人学习空间为载体,湖南职业院校师生共上传视频40余万个,文章900多万篇,交流互动帖子2350余万条。

高校高层次创新平台建设实现了一个又一个新突破。2007年到2011年,湖南高校每年新增一个国家级创新平台。2011年又新增5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和9个省部级创新平台。截至2011年底,全省高校共有17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5个国家工程研究(技术)中心。共有27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8个教育工程研究中心,63个湖南省重点实验室。这批创新平台根据国家和湖南创新体系建设目标,成为湖南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和服务平台。

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一直是个难题,“下不去,留不住”让人十分头疼,但湖南亮出新招,定向招收优秀初中毕业生,为湖南全省贫困县免费培养五年制大专生,去年首批毕业生981人已全部回到签约地就业。近年来,免费专科生、免费本科生、免费专为幼儿园培养的专科生等政策,陆续实施。目前免费培养教师累计总数已达1.5万余人,农村教师年龄、学历、学科结构的矛盾,大大缓解。

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这几年,湖南坚持把建设教育强省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率先推进,每年将一项以上的教育民生工作列入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有力地破解了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

——幼儿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将得到大大缓解。湖南把发展学前教育作为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突破口和建设和谐湖南的重大民生工程,计划用3年时间基本缓解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力争2015年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2020年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达到80%。2011年,湖南3到5岁幼儿教育毛入园率达到了57.45%。

——饿着肚子上学在湖南边远山区已经成为历史。在边远山区县新晃,再没有了学生将从家里带来的红薯、土豆和玉米当午餐的现象,取而代之的是,学生们吃上了热气腾腾的免费午餐。新晃侗族自治县教育局局长姚斌介绍:“新晃41所村级小学、1572名学生全部吃上了免费午餐,成为较早实现小学免费午餐的县。”随着国家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在湖南33个县的全面铺开,全省上百万孩子吃上了有滋有味的营养餐。

——残疾孩子有了好学校。4月24日,记者在常德市特殊教育学校看到,崭新而富有特色的学校大楼主体工程已经完工,工人们正在进行后续工程建设。在建好的教学楼里,已经有60多名残疾孩子在上课。校长李云界说:“学校完全建成后,可以招450名孩子。为了这450名孩子,政府投入了1.5个亿,并且学生入学后全免费。”像常德市特教学校一样,湖南14个市州都建立起了特殊教育中心学校。同时,湖南组织实施国家特殊教育学校建设项目77个,投入3.56亿元。

——农民工孩子享受了同城待遇。11岁的李欣怡是长沙市岳麓区望新小学六年级学生,2008年随父母亲从新邵县潭府乡大江村来到长沙。“在长沙市城区,像小欣怡一样在城里上学的义务教育阶段农民工子女有近8万人,占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的30%,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就地入学率达到100%。”长沙市教育局局长王建华熟练地说出详细数字。据了解,全省范围内这个数字超过40万。

新机制和“硬杠杠”

教育规划纲要贵在落实。落实,要有强有力的机制。湖南的做法是教育督导,这已成为“湖南模式”。

一是“两项督导”。这个词的完整表述是“对县级政府教育工作进行督导评估,对县级党政主要领导教育实绩进行督导评估”。

为教育,对一级政府及其党政“一把手”评估问责,可以说,这是中国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创举。教育,有了自己的“尚方宝剑”。

据统计,两项督导第一轮“督”下来,累计为教育“督”回资金8.2亿元,还有47个县级行政单位理顺了教育人事管理体制,更重要的是,教育地位空前提高。

二是“三评合一”。这一轮督导过程中,又加上了“职教”、“合格学校建设”和“教育强县”这样三个内容,同时还在全国率先建立了督学责任区制度。湖南的基本目标是以督学责任区为平台,把每一所学校都纳入督学的责任区范围,实现对学校督导的全覆盖;督学实施不定期的随访督导和回访,全程了解学校发展,实现对学校的全过程督导;组建不同专业的督学队伍,深入学校的各个方面,实现对学校的全方位督导。通过全覆盖、全过程、全方位,指导每一所学校找准发展定位,帮助每一所学校提高质量,促进每一所学校走上内涵发展之路,最终让每一所学校在每个学期每个年度都有进步。

目前,湖南已经建立764个督学责任区,聘请了3644名责任区督学。

教育规划纲要指向的最终目标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对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学校的根本要求。如果说,督导创新了宏观层面的落实机制的话,那么,职校学生专业技能抽查制度和对研究生论文抽检“盲评”制度,则是树起了一条质量“硬杠杠”。

张大伟介绍,力倡职校学生专业技能抽查的原因有三,一是许多学校的注意力永远只集中在少数可能获奖的尖子生身上,关起门来吃小灶,而忽视了对大多数学生的技能培养;二是对职业院校的学生专业技能缺乏完善的评价体系;三是过于强调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导致一些学校盲目跟风上专业,全然不顾自身的师资条件、设施设备。因此,从2011年起,湖南在全国率先建立此制度,当年12月,随机抽取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等三个专业,1619名学生参加。

抽查制度马上引起了少数不重视技能训练或缺乏技能训练基本条件的学校的震动。抽查前几天,就有3所高职院校向教育厅打报告,请求其专业更名,另有一所学院临阵弃考。“南郭先生不能再在职业院校吹竽。”家长和学生齐声喝彩。

对研究生培养过程质量评估,是抓高教质量的一个有力杠杆。2008年开始,湖南率先启动了省级研究生培养过程质量评估工作,以5年为一周期,对全省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研究生培养单位进行研究生培养过程质量评估。去年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评选,湖南有6篇被评为优秀,位居全国第4,而博士生的招生规模位居全国第11。论文抽检,博士生的优良率为80%,硕士生70%。这个结果与质量评估不无关系。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后,湖南儿女敢为人先、奋力拼搏,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取得了丰硕成果:2011年,全省小学、初中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9.9%、99.7%,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7%;教育办学水平明显提升,湖南10多个高校核心竞争力指标排名全国10位左右;教育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全省高校获省级科技奖励成果110项,全省高校与14个市州、60%以上的县市区、80%以上的省内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新增产值458.2亿元。

5月25日,温家宝总理在湖南考察时,强调湖南要把教育办得更好。未来的岁月里,7000万湖南人民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行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继续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教育也必将推动湖南取得更大的跨越发展,推动湖南率先成为中部崛起的重要增长极。

相关链接 湖南教育概况

截至2011年底,湖南省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4961所,在校生1185.9万人。

全省幼儿园9488所,在园幼儿163.74万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57.45%。

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4134所,在校生706.6万人,123个县(市、区)全部实现“两基”,小学入学率达到99.9%,初中入学率达到99.7%。

全省高中阶段学校数1161所,在校生179.26万人,其中中职(不含技工校)在校生77.88万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7%。

全省有普通高校105所,其中本科院校31所。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134.96万人,其中在学研究生6.01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7%。

《中国教育报》2012年6月16日 1、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