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上海今年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发布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来源:解放日报 日期:2010-9-13 8:39:00 人气:

上海今年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新学年伊始,市教委主任薛明扬对外宣布:2010年上海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最新数据表明,目前上海3到6岁幼儿入幼儿园率达98%,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9.9%,高中阶段入学率达99%,高等教育也在全国率先进入普及化阶段。

“大教育”体系健全

2010年,上海处于入园高峰的13万适龄儿童顺利入园,42万农民工子女全部实现义务教育免费就读,融入新一轮城市形态布局调整的郊区学校建设如火如荼……仅最近3年内,郊区建设各类学校363所,新增建筑面积287.8万平方米,共投入资金103.79亿元。

中小学校园环境发生新变化。在宝山区高境镇第三小学低年级教室,原有空间被重新组合,划分为学习区、活动区、办公区,如同一个三居室的“家”。学习区里,有了可升降的课桌椅、可移动的黑板;活动区里,多了益智角、游戏角、特色角;而办公区里,是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的身影,学生随时可向老师请教。
基础教育走向优质均衡,高等教育也打出“上海品牌”。上海现有普通高校66所,在校生达61.63万人。年轻人就读大学的比率越来越高,毛入学率已逾50%,差不多每6个在校大学生中就有一个研究生。上海以占全国10%的博士生数,获得了15%的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启动于“十五”期间的“百所中等职业学校重点建设工程”在“十一五”画上了圆满句号,各校布局调整、资源整合基本到位。数据显示,全市中职招生学校数已由“十五”期间的135所调整至86所,而校均学生规模则从原来的1500多人增加到2000人以上。上海医药高专、公安高专、工艺美院、旅游高专、医疗器械高专等5校先后列入“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数量占全市高职院校17%,这一比例名列全国前茅。

为了0.1%的特殊学生群体,上海付出100%的努力,履行“一个都不放弃”的承诺。近年来,上海将特殊教育对象由视力、听力、智力残疾等三类儿童,拓展到自闭症、脑瘫、多重残疾、重度残疾等儿童,实现特教人群全覆盖。同时,大力保障家庭经济困难人群的教育权益,已建立健全覆盖所有学段的 “两免一补”保障体系,提高了贫困生生活补助标准。

校内校外学到老。上海已初步构建起“从摇篮到拐杖”贯穿一生的终身教育体系,包括社区教育、民办非学历教育、农村成人教育、继续教育、老年教育、职业培训,以及外来务工人员培训在内的各级各类教育和培训。目前,全市仅参加老年大学、老年学校的60岁及以上学员就达37.63万人,占老年人总数的12.5%。

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

就在这个夏天,上海市终身学习网百万市民学习资源系统建成启动,该系统的系列网站已为超过196万学习者提供服务;同样是这个夏天,全国首家“开放大学”──上海开放大学挂牌成立,这座彻底没有围墙的大学采用“学分银行”机制,在各类学校之间试点学分互认。
书里书外学做人

教育现代化,更体现为教育理念现代化,其核心是培养具有现代素养的高素质人才。这种素质培养是全面的、综合的,不仅是知识传授,更是人格养成。

早在2005年,作为上海教育事业“十一五”规划配套文件,《上海市学校德育 “十一五”发展规划》出台。专门为学校德育制定“五年规划”,这在上海是第一次,在全国也是新的探索。“要切实改变德育智育‘两张皮’的问题,必须紧紧抓住课堂这一主渠道,”市教卫党委书记李宣海认为,“德育要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必须融入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有了规划,有了抓手,上海教育工作者把德育真正“做实”。在中小学,紧抓《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和《上海市中小学生命教育指导纲要》这两个重点内容,推进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在高校,紧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和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这两个关键环节,以及辅导员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这两支骨干队伍,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政教育。

德育“两纲”提出之时,正值上海“二期课改”推进关键期,两者的坐标和维度不谋而合。上海根据各学科的性质与特点,分学段将“两纲”教育内容课程化,覆盖了21门学科54个学段。全国特级教师于漪是“学科德育”的倡导者和力行者,在她眼中,各门学科都蕴含着德育的丰富资源,“关键在教师要有一双慧眼,把教材隐含的、固有的育人内容挖掘出来,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无缝对接’,潜移默化地渗入学生心头。”

书里书外学做人,课上课下抓素质。上海学生走出课堂小天地、走向社会大课堂,一种校内外互动、全社会参与的教育模式初见雏形。如今,62个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50个科普基地、近150个博物馆、32个青少年活动中心和校外营地、300多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和近300个社区信息苑……组成一个个最生动最贴近的“素质课堂”。

为城市育人造才

人才和智力是上海发展的“第一资源”,教育现代化是关系上海城市未来的重要基础。
大专院校是直接向社会输送人才的源头,在从高职到研究生的各层次教育中,上海从“怎样培养人”的视角设计并实施导航路线,使高职生学以致用、本科生后劲十足、研究生致力创新,努力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城市的生力军。

经过多年持续努力,上海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已基本完成高校形态布局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形成了“2+2+2+X”的新格局,为可持续发展打下软实力基础。第一个“2”是指北面以复旦大学为核心的杨浦知识创新区和南面以上海交通大学为核心的闵行紫竹科学园区;第二个“2”是西面的松江大学园区和东面的南汇科教园区;第三个“2”即奉贤大学园区和临港新城科教创新园区;“X”则是依托产业开放区和工业园区建设的若干高校。

结构调整不仅使上海高校教育资源获得新生,更实现了育人模式的根本转变。学生不再“一校所有”,而是“共同培养”。仅以松江大学城一年跨校选修的总学分计,就相当于又创办了一所综合型大学。一个在沪学生在校期间获得双学位或双专业的比例正逐年提升,为培养社会所需的复合型人才奠定了基础。

职业教育对产业发展更具贴近性,上海各高等职业院校创造了丰富多样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30%以上的专业课程在企业一线进行。这一比例在重点高职院校中甚至可达50%,力度之大为兄弟省市高职院校所少见。同时,中职学校专业设置已基本与上海产业发展“三二一”布局相匹配,第三产业类专业比例占到72.47%,二产、一产类专业为27.53%。近三年来,在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上,上海中职组总分和金牌数稳居前三,职业教育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

一座教育现代化城市,也是一个吸引海外学子的教育国际化城市。统计显示,全市现有来自177个国家和地区的3.85万名留学生就读于30多所院校,留学生总人数比5年前增长了近7成。自1991年上海成立第一家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至今,全市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达45个、合作办学项目达177个,占全国六分之一。上海国际化教育正进入“保增长、抓内涵”的新阶段。

(文见《解放日报》2010年9月8日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