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师幼互动类型及成因的社会学分析研究

发布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来源:教育研究 日期:2010-10-11 8:23:00 人气:

师幼互动类型及成因的社会学分析研究
——基于上海50所幼儿园活动中师幼互动的观察分析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通教育研究所学前教育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 黄娟娟

[摘 要] 采用社会学视野与研究策略,根据教师行为对象及师幼行为属性为划分标准,发现幼儿园活动中师幼互动类型主要为师班互动、师个互动和教师控制型一幼儿接受型,控制一服从型是主导的师幼互动类型,特别是在“集体学习活动”、“运动活动”中。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教师的价值取向倾向于强控制,“秧田型”空间形态导致了教师集权控制下的“伞状空间”,教师习惯于根据自己的预设框架展开教育教学活动。但幼儿具有主动交往和“角色主动化”的权利,因此提出了发挥幼儿主体性、建立“启发引导一主动发问”师幼互动类型的建议。

[关键词] 师幼互动类型;师幼关系;教师发展

一、问题的提出

师幼互动是指在幼儿园一日生活各环节中,教师和幼儿之间发生的各种形式、性质、程度的心理交互作用或行为的相互影响。这种交互作用或相互影响既可以发生在有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也可以发生在非正式的区域、游戏等活动中;其内容也是复杂多样的,既有教师对幼儿的知识传递、情感教育、规则培养、行为指导、生活能力培养等,也有幼儿向教师提出问题、发表观点和看法、寻求指导与帮助等。

围绕学前教育领域进行师幼互动类型研究开展的情报资料分析,发现外国学者主要从教师和幼儿角度出发,以情感表现与行为方式两个维度进行师幼关系模式的研究。我国学者就某方面的研究涉及一些师幼互动类型方面的内容,有学者在探讨教师在幼儿游戏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时,根据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方式将教师与幼儿间的互动分为平行式、合作式与外部干预式三种类型;有学者在结合对幼儿教师的个性特征进行考察的前提下,立足于教师指向幼儿的行为中所伴随的情感状态把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关系分为严爱型、慈爱型、一般型;有学者认为,幼儿园师幼互动行为的主导形态是非对称相倚型。上述研究中比较多的是在心理学、教育学领域进行研究,较少在社会学范畴开展研究。

幼儿园教育不仅是以知识的传递和学习为基轴的教育过程及以个体心理品质的培养与养成为主线的发展过程,而且是以人际互动为中心的社会过程,因此幼儿园教育除了是“教育活动”以外,也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本研究借鉴社会学视野与研究策略,研究师幼互动类型现状、特点,分析师幼互动类型中所蕴含的深层次的社会学意蕴,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帮助教师对师幼互动的本质和规律有一个正确的把握,提高师幼互动有效性。这有利于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改变幼儿园小学化、学科化的倾向,帮助教师优化教育教学行为,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同时,可以更好地确立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利于幼儿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这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是非常有益的。

二、研究方法

1.观察、记录的方法

2007年3月一2008年3月,笔者对上海50所不同区县、不同等级幼儿园中的一位教师及所在班级的幼儿,随机抽取周二至周五中的一天,从上午8:00一中午11:30,采用时间与事件取样相结合的方法,以5分钟为一个时间段,观察、记录在这一时间段内发生的第一次师幼互动行为事件 (包括每次互动过程中被观察者的每一个表情、行为与话语),直至互动行为结束。

2. 师幼互动分析工具的建立及数据的整理

观察记录后,通过对获得的师幼互动第二手资料反复阅读、分析,建构起二套合适的分析师幼互动的概念工具和分类指标。它包含:基本情况;班级、幼儿性别、幼儿性格、幼儿发展水平二括动内容等;师幼互动:互动行为主体、教师开启互动内容、幼儿开启互动内容、施动方式、反馈方法、互动形式、幼儿对互动内容接受程度等。
根据师幼互动概念工具和分类指标,将文字转换成数字,并进行数据整理。50位教师共有50份观察记录表,实有师幼互动行为2033次,其中教师发起的互动行为1522次,幼儿发起的互动行为511次。

3. 数据的统计处理

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单变量频数统计和单因素方差分析。

三、社会学视野下的师幼互动类型现状

借鉴社会学视野与研究策略,根据教师行为对象及师幼行为属性为划分标准来研究师幼互动类型。

(一)根据教师行为对象划分的师幼互动类型

根据教师发起互动时的行为对象,可将活动中师幼互动类型划分为师班互动、师组互动、师个互动三种类型。通过对50位教师活动中发起的 1522次互动观察结果统计分析,发现教师行为对象的三种师幼互动行为类型的情况是不同的。(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总体而言,师班互动比率最高,占49.7%,其次是师个互动,占39.8%,再次是师组互动,占10.5%。说明在幼儿园师幼互动类型中,师班互动和师个互动是主要形式。

从表1中我们也可以看出,“集体学习活动”、“运动活动”中以师班互动为主,特别是在幼儿园“集体学习活动”中,师班互动占绝对优势,高达71.4%,与1997年小学课堂师班互动的一项研究相比较,在幼儿园“集体学习活动”中,师班互动比率上升17%,可能教师认为幼儿年龄小,更带在教师控制下开展活动;师组互动比率上升7%,说明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教师开始认识到小组群体的重要性,开始关注与幼儿小组的互动。但需注意的是,在幼儿园各项活动中,师组互动均是比率最低的。说明幼儿小组在幼儿园活动中虽已引起教师的关注,但并未成为主导的互动群体。

从表1还可以看出:在“区角活动”中,师个互动占明显优势,比率超过50%,反映了这类活动的特性。

(二)根据师幼行为属性划分的师幼互动类型

根据师幼行为属性,从控制—容许、拒绝—接受维度,将师幼互动类型划分为控制型、容许型、拒绝型、接受型四种类型。

1.将互动发起者作为考察的对象

从控制一容许维度划分师幼互动的类型,教师发起互动和幼儿发起互动被分别赋值1、2,以平均数1.50为界,1.50及以下为教师控制型、1.50以上为幼儿容许型。根据活动中教师发起1522次、幼儿发起51,1次互动行为,运用One-Way ANOVA进行方差分析;得到不同活动内容中互动发起者的差异情况数。(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总体上及不同活动内容的师幼互动中,互动发起者的均数都不超过1.50,因此,均为教师控制型。

从表2可以进一步看出,运动活动、集体学习活动平均数低于合计的1.25,其余活动平均数都高于合计的1.25。进一步做方差分析发现,运动活动、集体学习活动和游戏活动、生活活动、区角活动、其他活动间均有极显著性差异。说明运动活动、集体学习活动中教师控制得很厉害。

2.将师幼互动中教师发起互动时幼儿反馈方法、对互动内容接受程度作为考察的对象

从拒绝一接受维度划分师幼互动的类型,从“拒绝”到“接受”被分别赋值1、2,以平均数1.50为界,1.50及以下为幼儿拒绝型,1.50以上为幼儿接受型,根据活动中教师发起1522次互动时幼儿的反馈方法及对互动:内容的接受程度,运用One-Way ANOVA进行方差分析,得到不同活动内容中幼儿反馈方法、对互动内容接受程度的差异情况数。(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总体上及不同活动内容师幼互动中,教师发起互动时幼儿反馈方法的均数都超过1.50,接近2,因此,均为幼儿接受型。集体学习活动、区角活动、其他活动平均数等于或高于合计的1.96,其余活动平均数低于合计的1.96。进一步做方差分析发现,集体学习活动和游戏活动间有显著性差异,说明集体学习活动中更是幼儿完全接受。

从表3还可以看出,总体上及不同活动内容师幼互动中,教师发起互动时幼儿对互动内容接受程度的均数都超过1.50,接近2,因此,均为幼儿接受型。进一步做方差分析发现,各活动间均没有显著性差异。

四、社会学视野下的师幼互动类型特点分析

由现状研究可见,目前幼儿园活动中师幼互动类型主要为师班互动、师个互动和教师控制型、幼儿接受型。不同的师幼互动类型有如下特点;

1.师班互动

教师行为指向全班幼儿群体的师幼互动。这种互动主要发生在“集体学习活动”、“运动活动”的组织教学(36.3%)、陈述(说明、指示)(13.5%)、提问(47.3%)等过程中,这反映了幼儿园师班互动仍,以教师对全班幼儿的“满堂灌”为主。

2.师个互动

教师行为指向幼儿个体的师幼互动。师个互动主要发生在“区角活动”中,而且师个互动具有倾向性,教师主要是与男孩(52.4%)、性格外向(65.1%)、发展水平中等(50.8%)的幼儿互动。教师在与个别幼儿发生交互作用时,倾听幼儿、给幼儿表达的机会、让幼儿学习沟通的技巧、与幼儿一起探索、分享相互的情感等。这种具有预期目的与明确对象的师个互动行为表现在要求与反应(47.6%)、提问与应答(24.2%)、口头表扬与批评(8.9%)以及个别指导(21.3%)、身体直接接触(69.1%)、眼神交流(29.8%)等过程中,教师表露出对幼儿的期望、偏爱或偏见,幼儿则体验着归属、自尊、对自己的评价等。

3.教师控制型和幼儿接受型

控制是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社会学本质,与之相应,幼儿回应教师控制行为的接受型可以归结为“服从”,因此,师幼间行为的主要属性是控制与服从,控制一服从型是主导的师幼互动类型。教师在师幼互动中表现出高度的控制性,特别是在运动活动、集体学习活动中,教师始终把握着师幼互动过程中的主动权,决定着师幼交往的目的、内容、方式和时间,幼儿则处于被动的地位,采取服从的态度,扮演着服从和依赖的角色,日复一日,这就必然增强教师的控制性,相应又使幼儿更服从,形成恶性循环,教师的绝对地位容易导致其独断专行与幼儿完全被动的弊端,最终导致幼儿主体地位的丧失。

五、师幼互动类型的社会学意蕴

多年来的教育改革,尽管教育理论界从应然角度出发提出了众多的幼儿园教育教学改革的模式,教育实践界也不断探索现代教育教学模式,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是,由于这些改革大多极少触及幼儿园活动中的社会学层面,因而从社会学角度作实际分析,可发现幼儿园活动中的“社会学面貌”基本上是依然如故——仍以教师控制为主,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严格控制着教育教学活动的进程。

就教师的价值取向而言,倾向于强控制。教育社会学理论认为,作为幼儿个体社会化承担者的教师,被社会认定为“制度领导者”。在幼儿园活动中,教师往往不知不觉地充当定向、定规和定论者,扮演着“领导角色”,对活动进行控制。另外,教师的强控制和社会对其成员的控制方式有着内在的统一性。我国社会控制的基本特征是以显形控制为主,即以明确要求、明言规定为本。幼儿园师幼互动就现状而言分享了社会控制的基本特征,即教师对幼儿普遍采取单一的、显形的控制方式,这具体表现为教师个体与全班幼儿、与个别幼儿交往过多,师幼互动中总是以显在的形式表现出来(语言互动占95.5%),因此,这种强控制有其内在的社会学依据。

“秧田型”空间形态导致了教师集权控制下的“伞状空间”,幼儿所处位置基本上处于教师的全方位控制之下。从空间构成上看,集体学习活动、运动活动的空间形态几乎均为“秧田型”。从社会学意义上说,这种“秧田型”空间形态毫无例外地导致集体学习活动、运动活动的“总体空间”不可避免地成为教师集权控制下的“伞状空间”(见图1)。在这种伞状的总体空间中,只存在着一个个封闭性极强的幼儿个人的“私有化小空间”,幼儿处于拘束、压抑状态。


而在游戏活动、生活活动、区角活动的场所中,虽然幼儿是呈散状分布的(见图2),但在教师创设的环境、提供的材料中,体现了教师的目的、意图,因此,幼儿不完全受控于教师、可发挥自己主动性的自由度是极其有限的。

从教育行为上看,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普遍习惯于根据自己的预设框架来展开教育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面对幼儿生成的虽不太规范、但却完全正确甚至具有创造性的见解,千方百计地按照自己的预设框架加以“格式化”,普遍习惯于采用转移话题;异议留存等策略来回避幼儿提出的自己不能解答的问题,以维护自己的绝对权威,领导、控制着幼儿的一举一动。

六、发挥幼儿主体性、建立“启发引导一主动发问”师幼互动类型的建议

1.教师应重视教育社会学理论对师幼互动的指导作用

幼儿园教师理应自觉地把教育社会学作为师幼互动的理论基础之一,重视教育社会学对师幼互动的指导作用,注意研究幼儿园活动中的人际关系、空间布局等,充分“激活”活动中的全员交往,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师幼互动作用的最大化。

2.增加师组互动的比例

国外的部分学者研究表明,教师与学生小组的互动,甚至分组行为本身都会对学生行为和教师行为以及对师生互动产生一定影响,最终影响课堂互动的整体效果。这是因为师组互动是在幼幼互动基础上,与教师发生互动,其较单个幼儿直接与教师互动,互动水平更高,因此,在今后的师幼互动中,教师应当充分重视幼儿小组的使用,引导、帮助幼儿建立具有实际意义的功能小组,增加师组互动的比例。

3.建立多向的师幼相互作用模式

师幼互动的本质是—个双主体的、以情感为基础的连续的过程。这是因为“互动”的英文是“interaction”,它特别强调动作或情感相互作用的对等性或对称性。因此,师幼互动的双方必然同处于主体地位,在师幼互动的实践中,教师应当让幼儿充分享有“主动的”社会交往的权利和机会,有意识地多赋予幼儿主动与教师互动的时间和机会,这样才能真正有利于幼儿主体性和能动性的发展。因此,倡导如下师幼间相互作用的模式。

在这样的师幼相互作用模式中,教师和幼儿、幼儿和幼儿间充分地进行相互作用,让幼儿自己去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让幼儿学会独立思考;学会创造思维,进而建立教师启发引导、幼儿主动发问的师幼互动类型,这将有利于幼儿主动性的发挥,有利于创造型人才的培养。

(文见《教育研究》2009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