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大学文化建设:反思与创新

发布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日期:2013-6-25 14:05:00 人气:


大学文化建设:反思与创新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副研究员翁伟斌
(上海 200032)

摘要:在大学竞争愈演愈烈的今天,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大学文化是大学发展的思想基础和价值导向,是培养学生、传承文明、服务社会的土壤和平台。明晰大学文化的内涵,辩证看待大学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关系,清晰我国大学文化建设的路径是当前我国高等学校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大学文化建设;人才培养;知与行的统一

大学文化作为社会文化形态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在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形成独有的核心价值、共同规范和行为准则,拥有独特的文化使命。真正能够体现一所大学气质和灵魂的是大学的文化。正因为大学有不朽的文化存在,大学才得以历久弥新。正如美国哈佛大学前校长洛韦尔所说,大学的存在时间超过了任何形式的政府、任何传统、法律的变革和科学思想,因为它们满足了人们的永恒需要。每一所高校都有自己传统和独特的文化,能否调动起这一部分资源用于高校的人才培养,参与教育竞争可以说是一个亟待思考的课题。笔者最近对上海市五所重点大学进行的大学文化调查结果显示这一资源利用的并不十分充足,只有30%的学生了解自己学校的历史,有70%的学生对自己学校的历史、名师和光荣传统不甚了解。在激烈的教育竞争中,大学在发展过程中如何把握时代脉搏,从学生不断变化和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出发,构建适合学生健康成长、顺利成才的大学文化,怎样充分发挥大学文化建设的凝聚功能和整合创新功能,使学校在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动力中获得跨越式发展,是高校管理者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当前大学文化弱化的表征

文化是一所大学的灵魂,也是促进大学和谐发展的基础。失去了文化,大学的生命力就会枯竭。 “大学文化和制度的建设比资金更重要”,在大学竞争愈演愈烈的今天,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而实现大学理想,则需要所有大学人的共同努力,需要不断提高大学人的群体素质,形成高尚、健康、稳定、独特的群体个性,从而推动大学自身的完善。著名学者米希尔•兰德曼认为:“文化创造比我们迄今所相信的有更加广阔的和深刻的内涵,人类生活的基础不是自然的安排,而是文化形成的形式和习惯”。[1]当前,大学文化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渐进式过程中,受各种因素影响,其建设偏离了正常的轨道,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弱化的趋势。大学文化弱化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办学目标的功利化倾向

大学发展到了现代,在科技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成为社会发展有力的推进器。但同时,在背离大学文化的道路上,大学所蕴藏的危机也越来越深刻。可以说,当前大学最大的危机就是一些大学出于对市场利益和政治利益的过度追求而导致的对大学文化的漠视,以及由此引起的大学文化的俗化。在社会转型背景下,大学的办学模式更多地强调经济效益,在笔者调查的院校中,超过一半以上的高校推崇以“实用的”、“功利主义”为导向的科学研究,导致办学追求大而全,盲目扩招扩建,大学办学的同质化现象严重,致使原本有限的大学资源更加紧张,不能很好地处理大学的内涵建设和外延发展的关系。功利化的高等教育注重教育的手段与工具性价值,强调迎合社会的需求,忽略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其自身发展的规律。结果导致教育的高投入并没有得到相应的高产出,未能造就出更多的社会所期望的人才,相反,大学生就业难成为反讽这种教育价值取向的现实图景。在大学建设发展过程中,更多地采用工具主义管理模式,特别注重投入与产出之比,带有明显的数据化倾向,并将其价值取向和价值标准现实化、功利化,忽略其深层意识的影响,也无法将其作用到人的素质结构中。搅乱了本应平静的学术圣地,导致大学教师不能潜心于知识的探索和研究,而是绞尽脑汁地探寻如何早出成果、多出成果的捷径。大学是以探究高深学问,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人才,曾任哈佛大学校长的艾略特认为,大学文化最有价值的成果是使学生具有开放的头脑,经过训练而谨慎的思考态度、谦恭的行为、掌握哲学研究方法、全面了解前人积累的思想。[2]爱因斯坦曾说,“一个由没有个人独创性和个人志愿的规格统一的个人所组成的社会,是一个没有发展可能的不幸的社会。”[3]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廷也认为,大学的责任就是使他们能够成为参与发现、解释和创造知识或形成新思想的人。[4]但笔者的调查显示,这种资源在高校远远没有开发出来,大学尚未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原复旦大学杨玉良校长认为,当今大学文化有点迷失,其内涵浅表化,功利主义盛行。在办学定位上片面地认为生源就是财源,盲目扩招;社会上什么专业热门、学生热衷就开设什么专业;功利化倾向体现在教师身上,把主要精力放在能否刊发SCI上的文章和争取到大的课题项目,简单地认为人才培养上只要你能找到工作就可以,导致学生选择的专业忽视自己的兴趣,而是根据毕业后能否当官或赚大钱,忘了求学的真正目的。[5]

2.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分离现象

哈佛大学荣誉大学校长洛丁根教授曾说过,当我们感到对人文和社会科学投入不够的时候,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6]如果一所大学不能在探究人文价值、社会结构以及文化、历史发展起核心作用的人文科学领域发挥作用,很难真正成为一所杰出的大学。有资料显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是以牺牲文科为代价的。到了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很多应用文科,譬如法律、经济、管理等得到快速发展。但在一些基础性学科,譬如文史类学科的现状仍令人担忧。人文精神所强调的是人的自由和全面的发展,崇尚知识和道德的完美,提倡高尚的人格。常说人的成功智商占20%,情商占到80%,对于后者,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人文科学的基础。大学是无法脱离人文精神而存在的,因为大学原本就是人文主义的一种体现。大学文化倡导探索未知,要在人类已经创造文明的基础上敢于发现和创造新知识。

3.重视物质文化建设,轻视制度文化建设

大学文化是其无形的精神文化和有形的物质文化的复合体。物质文化是学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积累而成的外在的、显性的物化文化。物质文化建设的重要目的是将精神文化价值渗透、整合到物质环境之中,构建承载学校精神价值的物质基础,比如学校地理环境、学校规划与布局、学校的建筑与设施、学校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文化标识物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除了正规的课程以外,学生置身于其中的环境也是一种教育要素或反教育要素。一个肮脏的环境培育不出环保意识和美学意识。”[7] 学校制度文化, 是由学校制度所承载、表达、衍生和推动的文化, 它渗透在学校管理体系架构、学校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岗位职责中的价值观念和个性特色, 也是在生成和执行各类制度过程中折射出来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从某种程度上说,制度文化具有内在张力,是大学教育得以顺利进行的保证。

建立大学的制度文化的目的是保护学校、教职工和学生三者的利益,明确各自的责任;服从学校价值导向,建立富有个性的校园文化环境;建立工作秩序、提高办事效率;确保公平、公正规则。制度建设既要符合依法治校的目的,又要体现人文管理的精神;制度建设的水平能看出学校的品位和价值取向。当前,大学文化制度建设中,过分强调大学的物质文化建设,在硬件设施上投入了大量的经费,例如笔者调查的上海高校,一年的硬件投入占到总投入的60%以上,相对而言,对大学文化的制度文化建设不够重视。当前,大学文化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是要针对高等学校管理运行机制的目标选择、系统构建、过程调控、反馈评价等,探索体现大学办学宗旨和符合教育内在规律的制度创新路径, 健全、完善体现平等的多元意识、科学的批判精神、自由的个性发展、终极的人文关怀以及非功利价值追求的管理运行机制。经过系统的策划和长期的大学文化建设努力,高校最终要确立体现学术本位的管理体制,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运行机制, 确保制度本身的形成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