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上海基础教育公平的实证研究

发布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日期:2013-4-7 16:04:00 人气:

上海基础教育公平的实证研究
陆 璟

【摘 要】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从三个方面来评价教育公平:学习结果的平等、教育资源分配的公平、克服学生背景的学习公平。用上海2009年PISA数据对这三个方面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上海在学习结果平等上优于OECD平均,但在教育资源分配的垂直公平上仍存在不足,学生经济社会背景占优势的学校仍然能够获得较多、较好的教师资源;在克服学生背景的学习公平上,学生家庭社会经济文化地位对上海学生个体的阅读成绩影响低于OECD平均,但学校之间生源家庭经济社会背景存在明显的分层现象,并且对学校平均成绩有极显著的影响。

【关键词】教育公平;PISA;ESCS

【作者简介】陆璟,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生,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通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上海PISA研究中心副主任 (上海 200062)

教育公平是当前我国教育政策的重要目标,也是学者关注的热点议题。近年来,关于教育公平研究的重心已经从理论探讨进入了实证研究的层面,所采用的实证依据已不仅仅关注入学机会(起点公平)和教育资源配置(过程公平),而且还关注学生学习质量(结果公平)。一些学者认为,“教育结果平等是不存在的”,教育政策不可能把“结果平等”作为目标,但是我们可以关注“让所有学生都达到国家规定的、较高的学业成就标准”[1]以及“无论学生之间家庭条件,智力水平等先天因素的差距如何,通过教育的过程,每个学生能够获得平等的教育上的增加量,这部分平等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结果的公平”[2]。

OECD发起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以下简称PISA)同时把“结果公平”和“结果平等”作为各国政府追求的政策导向,PISA所提倡的教育公平也包含了结果平等的含义在内。笔者认为,“公平”和“平等”都应该是教育追求的目标,2009年中国上海第一次参加了PISA,对上海PISA数据的分析能够为我们深入理解教育公平和平等问题提供实证依据。因此,本文首先概要地阐述PISA对教育公平评价视角,然后基于2009年PISA研究(以下简称PISA 2009)数据来分析上海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公平问题。

```````````````````````````````````````

《 教育研究 》 2013 年第 2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