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上海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与前景

发布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日期:2010-1-28 15:13:00 人气:

上海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与前景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 张民选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的民办高等教育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证实:第一,上海现有普通高等院校64所,其中民办普通高等高校16所,占到1/4;处于三年筹建期中的民办高校7所;第二,举办高等非学历教育的进修学院近200所;最近又出现了4所普通高校举办的独立二级学院。民办高等院校的校园面积达到5500多亩,校舍面积达到170多万平方米,学校设备达到3亿多元;专职教职工2800多人。上海民办高等院校在校本专科学生人数达到5.4万人[1]。

可以说,上海的民办高等教育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规模,并且在总体上推进了教育体制的改革发展,促进了上海高等教育的多样化。

一、上海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意义

从总体上说,上海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加速了教育资源集聚,满足了人民群众旺盛的、多层次的教育需求,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取得了多方面的综合效益。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不仅具有经济意义和教育意义,而且具有社会意义和政治意义。在2005年年初召开的上海市民办教育工作会议上,市教委张伟江主任曾经讲过:民办教育发展的意义不仅是经济的,也不仅是扩大了高等教育的规模。它不只是增招了3万学生,而是要看如果没有这些民办高等学校,这3万多名学生将有许多人可能失学失业,那就不仅是教育的问题,它将给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将影响社会安定,将更是一个经济问题、社会问题。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意义是多方面的,值得认真梳理。

1.扩大了高等教育规模,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民群众多样化的高等教育需求。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强调了“穷国办大教育”和“积极鼓励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离退休干部、知识分子、集体经济单位和公民个人”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为发展教育贡献力量”。这就是我们发展民办高等教育的初始动机,即要把教育做大,但经费不够,于是动员大家共同来想办法、办学校。

经过25年的不懈努力,上海民办普通高校在校本专科学生已经达到5.4万,占普通高校学生总数的14%,对扩大高等教育规模,提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促进上海高等教育从精英向大众、进而向普及性的转型都做出了很大贡献。更远一点说,为培养适应上海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才,提高上海劳动力素质和市民整体素质做出了贡献。
2.开辟了杜会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的有效渠道。民办高等院校的发展为民间参与举办教育提供了一条体制性的通道,增加了全社会的教育投入,对弥补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的相对不足、缓解公共财政压力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仔细分析,上海民办高等教育的教育资源主要通过七条途径积聚起来:

第一条通道是社会捐资。如上海杉达学院的发展,与曹光彪的捐资有很大关系,捐资为这所学校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捐资又为这所学校确定“不要回报”的公益性确定了方向;

第二是企业出资。如建桥学院、工商外国语学院,它们都是主要由企业家出资完成最初的基本建设,并且不断得到企业家支持的;

第三是团体融资。不少民办高校在开办之初都曾经经历过融资阶段,尤其是在上海举办较早的非学历进修类学校,初创时社会团体的融资支持比较多。如上海的民进进修学院,再如全日制民办高校上海新侨学院,等等;

第四是个人集资。完全依靠个人集资举办的民办高校在上海虽然不多,但确实存在。尤其是一些院校在开办之初,都或多或少有个人投入,如东海学院、东方文化学院,等等;

第五是通过转让收购。近几年来,上海出现了一些民办院校被收购转让的案例。中侨学院、震旦学院都有这类情况。通过转让收购,学校产权更为明晰,这是学校转让收购后出现的新现象。可以预言,学校的转让和由此出现的办学主体变更的案例以后还会增多;

第六是院校借贷。借贷本身说明民办院校得到了社会的承认。如东海学院后期校区建设的资金,都是通过银行借贷而来。借贷后当然有一个还贷的问题,还贷可以由办学者出资,也可能主要通过学赞的结余还贷;

第七是主要依靠学生缴费。我估计,大多数民办学校的经费都主要是依靠学费来支撑的,学费不仅支付了学生求学期间民办高校的日常运行经费,而且为民办高校的基本建设和持续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