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教所到天一小学公立学校教育国际化调研发布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日期:2016-3-30 9:52:00 人气:
3月9日下午,普教所到上海长宁区天山路第一小学开展“公立学校教育国际化调研。天山路第一小学创建于1952年,秉承“联通儿童与世界”的办学理念,实施阳光和智慧的教育。2012年,为了适应虹桥经济开发区海归与外国认识聚集的社区环境和教育需求,学校成为长宁区教育国际化办学实验校,也是长宁唯一的一所与市教研室合作的外语联盟学校。 一、教育国际化创新举措学校进行了教育国际化的积极探索,首先是强化英语学科教学,学校聘请了5位专任的外籍教师,在拓展课板块实践了美术、体育、音乐的双语教学。创设了英语情境课程(在机场、餐饮、图书馆等模拟情境中)和互动游戏课程等。同时,面向全体学生,开发了贯穿整个小学阶段的国际理解教育拓展课程。 天一小学建设了学校教育国际化的标志性教室楼层——未来学习中心。每周三是学校的无作业日,学生可以在这个中心使用专用教室。上午的课程安排了语数外的拓展课,下午则是选课走班,通过网络学生可选择的课程有40多门。选修课包括主题式课程、体验课程和探究课程三类。在主题式课程中,语文是在生活中学习,英语在生活技能中学习,数学在游戏中学习。体验课程是社会实践课程,包括少先队德育活动等。探究课程有语文阅读指导,校园文化图书角,在建的艺体活动中心课程等。四楼和五楼的顶头、速读区,是个别化辅导区,也进行心理辅导,小的社团活动也放在此区域。未来学习中心设计关注光感、体感、色感、触感,让人的感觉进入多向思维学习。在课程体系建设中,体现大小课结合,室内外结合,一般与特殊课程结合的原则。 二、配套管理机制创新在交流中,学校吕校长介绍了学校的管理机制三项创新。首先,在学校层面推行“项目负责制”,即通过特定项目的开发,赋予项目负责人一定的权限,独立完成课程建设、人员调配、活动组织和资源使用,以提高管理效能和培育教师能力。在课程建设中,由项目负责人带领学有专长的教师,通过购买服务,招募志愿者等形式进行独立工作。第二,推行年级组长工作制,在年级组层面,让年级组长全面负责教育、教学和管理事务。第三,学科分管制,学科组长对分管学科实施全面管理,对接市区专家,负责学科课程质量把关,将副校长、教导主任的职责赋予学科主管,提高了教师的课程意识,调动专业老师的积极性。原有教导处分4部:课程教学、学生、管理协调、后勤保障。 三、未来的展望学校正在计划中的学习环境建设有:未来音乐学习中心,进行1+x和1*x的未来音乐的设计。“1+x”中的1是指音乐课程;x是指和音乐有关的课程。“1*x”中的1是指小蚂蚁儿童音乐歌舞剧,进行编剧、制作乐器、伴奏配音、布景等;x是指在各学科中与音乐歌舞剧有关的课程进行对接。音乐课程设计上体现自然、创意。第二,建立语文、数学学习中心,使天一小学成为全学科学习中心的模式。 学校的参观、校长的介绍等,让我们对学校有了全方位的了解。天一小学是一所为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学校。有五个关键词:创新、开放、阳光、智慧、幸福。体现了学校的个性,形成了学校独特的面貌。 (执笔:沈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