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善良教育”的内容

发布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来源:思想理论教育 日期:2010-9-29 13:26:00 人气:

德国“善良教育”的内容

德国善良教育的具体内容如下:

一、爱护动物。爱护小动物是许多德国幼童接受善良教育的第一课。在德国,不少家庭和学校都特意为孩子喂养一些小狗、小兔、小金鱼之类的小动物,让孩子在亲自照料这些小动物的过程中,学会细致入微地照顾弱小的生命。幼儿园也会饲养各种小动物由孩子们轮流负责喂养,还要求孩子们要注意观察小动物的成长发育和游戏,并做好饲养记录。儿童正式入学后,学校会经常组织“善待生命”的讨论或作文比赛,还号召学生用自己的零用钱来“领养”动物园里的动物或捐款拯救濒临灭绝的动物。如果儿童虐待动物,轻则会受到批评和训导,重则会受到成人的惩罚;如果效果不明显,甚至还会被送去进行心理治疗。

二、保护环境。在孩子的幼儿时期,家长和教师就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事例和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告知儿童环保的基本知识,以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有的地区还专门组织艺术表演团,通过文艺表演来传播环保观念和环保知识。

三、同情弱者。在成人社会的倡导和鼓励下,德国儿童多能主动帮助有困难和有特殊需要的人,为这些人排忧解难。

四、宽容待人。在德国的幼儿园中,儿童入学后,学校将“宽以待人”作为必修课对儿童进行教育。同时,教师提倡学生将他们对基本道德原则的理解体现到对生活的基本态度和实际行为上来,以使儿童在实践中体现善良教育的价值。

五、反对暴力。对那些恃强凌弱的“小霸王”,校方的反对态度非常鲜明,常会采用说服教育的形式或借助规章制度加以约束,甚至会送他们到专门的机构进行“深入教育”。而对于可能引起儿童的暴力倾向的游戏或材料等,在德国也会受到严格的制止。教师和家长对影视节目中的暴力镜头和生活中的暴力事件等,注意引导儿童用批判的眼光对之进行审视。

【摘自《教育探索》 2010年第1 期】
(文见《思想理论教育》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