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同心理学流派对道德内化机制的研究大相径庭,如果在学校德育实践中简单依赖一种理论,或者将不同观点想当然加以综合的做法是不充分的。本文分析了不同理论取向之间的争鸣及其普遍“道德化”转向的通达途径,以此为基础,笔者认为要倡导道德教育的领域适应性来作为大德育模式的合理补充和有效深化途径。
[关键词]道德内化部 道德化 领域适应 争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