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高等教育财政差异实证分析

发布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日期:2012-12-7 13:53:00 人气:

省域高等教育财政差异实证分析

胡耀宗/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所

摘 要:本文运用基尼系数计算我国31个省份的生均经费差异呈扩大趋势,来自于公共财政的预算内生均事业费差异更为显著。在落实财政教育投入4%目标的大背景下,建议增加各级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高等教育财政供给的总量,颁布国家高等教育公共财政投入基本标准,提高生均经费拨款基数,设立专项资金化解金融机构贷款风险等,尽快扭转省域高等教育财政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态势。

关键词:省域高等教育;财政结构;财政差异;基尼系数

按照库恩的科学范式模式,事物的变化有两种基本模式:一是常规变化模式,即事物在保持基本方向或目标的前提下发展演化,或新旧事物之间保持较大程度上的连续性;二是范式转换—平衡模式,即事物的连续过程出现中断或飞越,新事物取代旧事物。1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看, 1998年是我国高等教育两种发展模式的转折点,是高教管理体制大调整的起始之年,也是成本分担制度全面铺开的第二年,本研究的时间序列以1998年为起点,1999年我国开始了长达七年的大扩招,高等教育规模快速增长,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大调整,地方高等教育迅速成长,以省域为主体的高等教育财政变化明显,由于国家统计数据的发布的迟滞性,同时考虑到数据截取的整体性,本文选取2007年为时间序列的终点。地域单元的选定考虑到财政分权的不断推进和高等教育管理以省为主体制的形成,各省级行政单位已逐渐成为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利益实体,省域内部社会政治与经济方面联系密切,省域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基本的运行单位,研究以省域为基本单元,数据来源于《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和《中国财政统计年鉴》。

财政差异从广义上讲,是指为达到某种财政结果所需的财政努力不同。从狭义来看,财政差异是指不同区域在不同的环境下所形成的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在数量上的不同。差异概念本身并不含有价值判断的成分,它是一个具有描述意义的中性概念。在高等教育领域,政府公共财政经常用财政性高等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普通高等学校生均预算内事业费、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等表示。本文所分析的高等教育财政省域差异,是从1998年至2007年10年间各区域相对全国高等教育财政总体平均水平的非均等化现象及发展趋势,包括了省域高等教育之间财政收入、支出的总体水平、生均水平及其结构的差异,它具有客观性、长期性、动态性的特点。

附件下载:省域高等教育财政差异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