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从“深水区”到“新常态”——由“穿新鞋走老路”引发的思考

发布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日期:2016-12-19 10:14:00 人气:

朱文辉/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太原 030006)

摘  要:“课程改革步入了深水区”作为一个众口相传的命题,表征的是变革从文本课程过渡到实践课程的推进过程。步入深水区的课程改革所遭遇到的“穿新鞋走老路”的形式主义,并非中国新课程改革之独特现象,亦非教育领域改革之专属景观,它不是广大师生对新课改理念的自发纠偏,而是我国教育转型升级必然要经历的阵痛,是课改理念引领新常态之必经阶段。新常态所传达的是“事情现在如此,以后也必将如此”的讯息。之所以能够引领新常态,是因为新课改理念乱中有序、多中有一,紧紧把持住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精髓与时代精神。新课改理念欲引领新常态,既要重视“摸着石头过河”,又要强化顶层设计。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深水区;穿新鞋走老路;新常态

“新课程改革步入了深水区”作为一个经常见诸报端并众口相传的命题,已经成为形容我国新课程改革进入攻坚战的常用语。但是,对于何谓深水区,使用者要么蜻蜓点水、一笔带过,要么含糊其辞、语焉不详。课程改革于“深水区”处顺利涉行和有效推进,需要我们对“深水区”这一概念以及在深水区所遭遇到的“穿新鞋走老路”现象进行认真审思。从本质上说,课程改革就是在文本课程的影响和推动下,通过文本课程与实践课程的交互作用,从而实现实践课程的改造乃至重建的过程。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对“‘穿新鞋走老路’不能算是坏事,而是一件好事”这种独到的见解是心悦诚服的。但是,“穿新鞋走老路”等形式主义教学现象不应该被认为是“广大师生对一些偏激、片面的所谓‘新课改理念’的自发纠偏”。否则,就有可能会抹杀了一线教师对新课程改革及其理念的热情与付出,也不利于我们对“新鞋”的本来面目、“走老路”的性质做出全面、客观、正确的价值判断。在我们看来,当前教学改革中出现的“穿新鞋走老路”等形式主义现象,是教学理念转变和教育结构调整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阵痛,是教育转型升级必然要经历的阶段。

在课程改革迈入到深水区,也就是进入到教师的领悟课程和运作课程、学生的经验课程的层面,我们更要着力解决的是终结由于对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误读误判所导致的情绪化的对立与意气化论战,以消除一线教师的困惑,达至实践领域的澄明,并以新课改的理念引领教学领域的“新常态”。课程改革要树立起新常态意识,体现新常态思维,适应新常态要求。这并非是对不同声音的顾若罔闻,更不是对相左意见刻意压制,而是将“穿新鞋走老路”之争鸣作为一种好心的警示和善意的提醒,作为今后课程改革的前车之鉴。相比于一味的诟病新课程改革之乱象,质疑新课改之可行性,认定新课程改革已经穷途末路的做法,这种态度显得更为现实与重要,也更为迫切与必需。这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那样:“结束既缺乏深刻的理性思考,也没有充分的现实依据的论战,是破解新一轮课程改革理论困惑与实践困境难题的前提。”

《教育发展研究》2016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