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可就业能力形成机制的实证研究

发布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日期:2016-12-19 10:02:00 人气:

鲍 威 刘 薇/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研究所(北京 100871)

摘要:随着近年高校毕业生失业问题的凸显,如何强化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之间的适切性与有效衔接,成为高等教育高度重视的政策议题。在此背景之下,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可就业能力”成为各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概念。本研究利用高校学生调查,考察高校毕业生在初次就业阶段的可就业能力的结构性内涵,并分析高校课程设置、学生学业参与对可就业能力形成中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⑴沟通能力、专业素养、问题解决能力是构成高校毕业生在初次就业阶段的可就业能力内涵的三大核心要素;⑵院校课程设置的实践性、基础性、系统性取向在直接促进学生可就业能力的同时,通过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业参与,对可就业能力形成间接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可就业能力;高校毕业生;学业参与;课程设置

随着近年高校毕业生失业问题的凸显,如何强化高等教育与职业(劳动力市场)之间的适切性与有效衔接,成为各国高等教育高度重视的政策议题。 在此背景之下,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可就业能力(employability)”成为各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概念。文章聚焦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阶段,在实证考察可就业能力内涵的基础上,以高等教育影响力的理论逻辑为基础,探究院校课程设置取向、学生多元化经历对其可就业能力形成的影响及作用。研究发现可归纳如下:1.首先,在初次就业阶段,保障高校毕业生求职成功的可就业能力包括10项能力素质,具体可聚敛为三大核心维度;2.针对高校毕业生的可就业能力的形成机制,研究显示,基础性、系统性、实践性取向的课程设置在直接促进学生可就业能力的同时,通过促进学生积极的学业参与,对可就业能力形成间接的促进作用。

《教育发展研究》2016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