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举办“新加坡语言政策”学术报告会

发布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日期:2017-1-11 12:40:00 人气:

2015年11月23日下午,国家语言文字政策研究中心和上海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语言规划与政策研究所在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联合举办“新加坡语言政策”学术报告会,邀请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教授谭慧敏博士介绍、解读新加坡语言状况和语言政策,并就语言政策与国家建设等议题进行了对话和研讨。政策研究中心全体科研人员,来自上海海事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教科院高教所的专家学者和相关学科在读研究生等20多人参加报告会。会议由中心副主任张日培主持。

通过谭慧敏教授的学术报告和互动研讨,与会者对新加坡语言政策基本理念、历史背景、实施方法和现实作用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新加坡是一个面积只有720平方公里的城市国家,也是一个多元文化的移民国家,在强烈的危机意识、生存意识的驱动下,普及英语以适应经济建设和国际化需求始终是新加坡语言政策的主轴,同时保障各族群的母语权利成为政府促进种族和谐、政局稳定的重要手段和建国方略。 在由上而下的精密设 计、高效治理的保障下,新加坡的语言政策取得了成功,英语普及率高达97%,作为各族群母语的华语、马来语、泰米尔语因享有官方语言地位而能保持基本活力,同时各族群国民均有较高的国家认同。以消除华族内部方言分歧为宗旨的“ 推广华语 ”运动,与在全国普及英语一样,是新加坡政府“求生存、促认同”治国方略的逻辑必然;推行大陆的规范汉字,则反映了老一代领导人的远见卓识。新加坡注重培养各族群“英语+母语”的语言能力,但以英语为第一语言能力,同时对母语能力也有一定的制度要求。但是,各族群母语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如年轻一代华族的华语能力下降明显。新加坡高等学校的外语教育主要包括日语、韩语、泰国语、阿拉伯语等语种。谭慧敏教授指出,新加坡的语言政策总体上是由经济驱动的,作为重要的建国方略,将长期保持。海事大学蔡永良教授认为,新加坡在一定意义上已经是一个英语国家,多语社会中“先自然习得母语,再专门学习通用语 ”是一种良性的有利于维护语言多样性的语言能力结构。 中心副主任张日培认为,在新加坡政府的治国逻辑下,普及英语在本质上是发展性的,尊重族群母语在本质上是保持性的,政府试图通过一定的制度设计实现发展性和保持性的整合,目前看来是成功的,未来发展、特别是未来几代年轻人会否降低甚至彻底放弃族群母语的学习使用,有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