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同伴群组的结构、组织与功能:一项两年的追踪研究

发布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日期:2015-5-20 14:13:00 人气:

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刘俊升教授主持完成了2011年上海市教育科研项目“儿童同伴群组的结构、组织与功能:一项两年的追踪研究”(课题批准号:B11039)。课题组成员主要包括上海师范大学李丹教授、崔丽莹副教授、蔡丹副教授,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应用心理学系陈欣银教授以及上海市社科院包蕾萍研究员。

一、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同伴群组是儿童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虽然发展心理学很早就意识到了同伴群组在个体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相关实证研究的开展却远远落后于儿童同伴关系其他领域的研究。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研究方法上的限制,主要包括如何科学有效地确立同伴群组以及如何对嵌套情境效应进行统计分析等等。从二十世纪90年代开始,心理学家提出了多种测评群组成员关系的方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Cairns及其同事提出的社会认知地图(Social Cognitive Map,SCM)的方法。与此同时,统计方法领域也有了最新的进展。多元统计的方法,尤其是多层线性分析(HLM)的提出,为评估层级嵌套关系提供了有效的分析工具。伴随着这些技术和手段的出现,有关同伴群组的研究逐渐兴起,成为过去十年中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

然而,综观已有的研究,不难发现研究者更多只是关注同伴群组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对于儿童在群组之内如何相互作用、如何互相施加影响,以及同伴群组如何影响个体的社会、学习和心理适应,我们所知甚少。主要原因在于,已有的研究更多是依赖自我报告来评估群组的特征;而这种方法无法帮助我们了解同伴群组的互动过程。基于此,本研究拟借助结构观察和追踪研究设计,着重考察了儿童中晚期同伴群组的互动特征,以及上述特征在儿童行为发展和心理适应中的作用。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儿童同伴群组的构成特征

有关儿童同伴群组的研究成为近十年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但已有的研究更多集中在西方文化背景下,对于中国文化背景下儿童非正式同伴群组的基本特点,我们了解的并不多。本研究在总结梳理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700余名儿童、100多个同伴群组进行为期一年的追踪,系统考察了儿童同伴群组的规模、构成特点、成员稳定性、行为一致性,以及群组中不同地位个体心理与行为特征等。

2. 儿童同伴群组的互动特征

已有研究更多关注儿童同伴群组行为的一致性以及群组特征对儿童心理与行为发展的影响,很少有研究涉及同伴群组内部的互动过程。本研究通过创设特定的实验情境,对700余名儿童、100多个同伴群组进行观察录像,并进行编码分析。着重考察了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类型的同伴群组在自然状态下的互动特征,以及在面临潜在冲突情境下的群组互动特征。

3. 儿童同伴群组的功能特征

儿童同伴群组的功能特征关注同伴群组在个体心理与社会适应中的作用,以及同伴群组互动特征影响个体行为及适应结果的过程与机制。具体研究内容包括儿童同伴群组互动特征对其心理和行为适应的预测、同伴群组互动特征对儿童社会行为及其适应结果关系的调节作用等。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纵向研究设计,对700余名4-8年级儿童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追踪,研究所采用的具体方法包括:

1 文献分析法

查阅、整理和分析已有关于儿童同伴群组、心理与行为适应等方面的资料,梳理已有的相关理论、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为本研究的基本观点提供理论参考。

2 自我报告法

采用自我报告法,系统考察儿童攻击、受欺负、独处、社会比较等行为特征,以及孤独、抑郁、自尊、焦虑等心理适应状况。

3 社会认知地图

采用社会认知地图(social cognitive map, SCM)及相关计算机程序,筛选和确定儿童同伴群组的人员构成及群组地位。

4 同伴提名法

采用同伴提名法,考察儿童在群体中的受欢迎程度,以及亲社会、行为控制、自主性、社会退缩等行为特征。

5 教师评定法

采用教师评定法,考察儿童在班级中的行为表现,重点关注儿童的外化问题行为、内化问题行为、学习问题等。

6 父母报告法

采用父母报告法,考察儿童所在家庭环境的基本特征、父母的教养方式特点、亲子关系、夫妻关系等。

二、结论与对策

(一)儿童同伴群组的基本构成特点

1. 同伴群组是儿童中晚期社会互动的普遍现象

根据社会认知地图的结果,97.46%的被试至少归属于一个特定的同伴群组,每个同伴群组的人数范围在3-18人之间,平均为9人。同伴群组大多由同性别儿童构成,混合性别的群组仅占群组总数的2.97%。另有19.37%的被试同时属于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同伴群组。2.4%的被试不属于任何同伴群组(孤立者),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群组成员在行为和心理适应各指标上显著优于孤立者。

2 同伴群组成员构成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同伴群组成员的稳定性是同伴群组的一个重要指标,其操作定义为第二年中仍保留在第一年群组中的成员数除以第一年中同伴群组的成员数。在本研究中,同伴群组的成员构成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平均群组稳定性为60%。

3 同伴群组成员的社会行为及适应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多层线性分析结果表明,同伴群组成员在攻击、亲社会、行为控制、受欺负等行为特征,以及孤独、抑郁、自尊等心理适应结果上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研究结果支持了同伴群组的相似性假设,而自我选择和社会化则是同伴群组影响儿童行为表现及适应结果的重要途径。

(二)儿童同伴群组的交往特征

1. 非冲突情境下的儿童同伴群组互动特征

本研究采用结构观察法考察了儿童在非冲突情境下同伴群组的互动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女孩群组中的社会互动多于男孩,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群组中的社会互动显著增加;(2)在个体层面,女生的合作行为、助人行为、安慰行为显著多于男生;(3)女生积极言语行为明显多于男生。而随着年级的升高,积极言语行为明显减少;(4)男生的攻击行为显著多于女生,并且随着年级的升高,攻击行为逐渐增加;(5)分享行为、破坏行为、拒绝行为、消极言语行为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和年级差异。

2. 潜在冲突情境下儿童同伴群组的互动特征

本研究通过设置有限资源情境,考察同伴群组在潜在冲突情境下的互动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在有限资源冲突环境下,相比于强制策略和分享/轮流策略,儿童更倾向使用温和策略表达对资源控制的需求;(2)应对他人争取资源的请求时,选择的应对策略类型按次数从高到依次为:顺从、拒绝、忽视、协商;(3)温和策略和分享/轮流策略的成功率高于强制策略的成功率;(4)男生的争取次数高于女生,但在策略选择上不存在性别差异;(5)小学儿童的争取行为、自发给予行为、顺从策略行为、协商策略行为均高于初中儿童;小学男生的拒绝次数高于小学女生的拒绝次数;初中男生的顺从次数高于初中女生的顺从次数。

(四)儿童同伴群组互动特征与心理、行为适应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

1 群组互动特征与儿童心理、行为适应的关系

本研究结果表明,儿童同伴群组的互动特征与其行为和心理适应有着紧密的联系。具体表现为:(1)行为适应方面,群组的分享行为、安慰行为均能正向的预测学校能力的教师评价;(2)心理适应方面,群组的合作行为能负向预测儿童的自尊,群组的安慰行为能正向预测儿童的孤独,群组的攻击行为能负向预测儿童的孤独,而群组的安慰行为能正向的预测儿童的抑郁。

2 群组社会互动特征调节个体社会行为与其适应结果的关系

多层线性分析结果表明,群组的社会互动特征是个体社会行为与学校适应间的调节变量。其中在亲社会行为与适应结果的关系上,群组互动特征的调节作用具体表现为:(1)群组的安慰行为和消极言语均能调节个体的亲社会行为对教师评价学校能力的预测关系。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对学生学校能力预测作用在高安慰和高消极言语群组中更强;(2)群组的助人、安慰和破坏行为能够调节个体亲社会行为对自尊的预测关系。在低助人、高安慰和高破坏群组中,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对自尊的预测作用更强;(3)群组内的安慰行为能够调节个体亲社会行为对孤独感的预测关系。在低安慰群组中,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对孤独的预测作用更强;(4)群组内的助人和攻击行为能够调节亲社会行为对抑郁的预测关系。在高助人和高攻击群组中,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对抑郁的预测作用更强;(5)群组内的安慰和拒绝行为能够调节亲社会行为对同伴偏好的预测关系。在高安慰和高拒绝群组中,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对同伴偏好的预测作用更强;(6)群组内的消极言语和安慰行为能够调节亲社会行为对学习成绩的预测关系。在高消极言语和高安慰群组中,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对学习成绩的预测作用更强。

在攻击行为与适应结果的关系上,群组互动特征的调节作用具体表现为:(1)在高安慰群组中,儿童的攻击行为能显著预测学校能力的教师评价和自尊,而在低安慰群组中,上述预测效应不显著;(2)在高安慰群组中,儿童的攻击行为能显著预测自尊和孤独,而在低安慰群组中,上述预测效应不显著;(3)在低拒绝行为群组中,儿童的攻击行为能显著预测孤独,而在高拒绝行为群组中,上述预测效应不显著;(4)在低破坏群组中,儿童的攻击行为能显著预测抑郁,而在高破坏群组中,上述预测效应不显著;(5)在高分享和高安慰群组中,儿童的攻击行为能显著预测同伴偏好,而在低分享和低安慰群组中,上述预测效应不显著;(6)在高破坏、高消极言语群组中,儿童的攻击行为对同伴偏好的预测作用更强;(7)在高安慰、低破坏、低拒绝群组中,儿童的攻击行为能显著预测学习成绩,而在低安慰、高破坏和高拒绝群组中,上述预测效应不显著。

3 群体冲突应对策略调节个体社会行为与其适应结果的关系

多层线性分析结果表明,同伴群组的冲突及其应对是个体社会行为与适应变量关系中的调节变量。具体表现为:(1)同伴群组中使用温和策略、强制策略、忽视应对策略以及协商应对策略的次数越多,个体第一年孤独感水平与第二年孤独感水平间的正向关联就越明显。(2)同伴群组的顺从应对策略增多,会降低个体的同伴接纳水平,而强制策略会弱化个体的社会能力水平对同伴接纳水平的正向预测关系;(3)同伴群组的协商策略增多,个体第二年学业成就水平会降低,而温和策略会强化个体第一年的学业成就水平对第二年学业成就水平的正向预测关系。

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儿童同伴群组在个体的心理和行为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儿童中晚期,大部分儿童都会归属于某一特定的群组。在群组的互动过程中,群体成员会相互影响,形成和建立一定的行为准则。在此基础上,群组会对个体的行为表现产生影响,使得群组成员的行为表现出一定的相似性。不仅如此,不同群组之间准则和规范的差异会影响个体行为与其适应结果的差异。一般而言,亲社会行为有助于儿童的心理和行为适应,这种效应似乎在极端组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而攻击行为往往与不良的心理和行为适应相联系,但如果所在群组本身的攻击性或消极特征比较明显,那么攻击对心理和学习适应的预测作用也变得不再显著。本研究的结果启示我们,应该对儿童的同伴群组予以充分的重视,正确地引导群组规范的形成和发展,从而帮助儿童更好地适应学校和社会生活,健康的成长和发展。

自2011年项目立项以来,课题组先后在School Psychology Quarterly, Infant and Child Development, Social Development等SSCI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篇,在《心理学报》、《心理科学》、《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等CSSCI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篇,其中发表于《心理学报》的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心理学》全文转载,受到了相关领域研究者们较为广泛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