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高等教育投资多元化与体制改革研究

发布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日期:2010-2-9 18:02:00 人气:

第一部分 问题的提出:背景与目标

教育资源的短缺和使用低效并存,是困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大难题。九十年代,中国将加快由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换的进程,以推进经济的高速增长,这必将给正在进行的高等教育财政改革注入新的契机和活力。探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高等教育多元筹资与体制改革的问题,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社会经济环境与高等教育供求结构的变化

1. 变化了的经济环境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由农村到城市逐步推进、全面展开的历史进程。从七十年代末率先进行的农村经济改革实现了以家庭联产承包为核心、以市场价格为导向的农业经济新体制,伴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而蓬勃兴起的农村经济改变了国民经济的格局。八十年代迅猛发展的特区经济以及相继确立的沿海开放城市和沿海经济开放区、以市场导向为重要基础的沿海地区对内对外全方位的开放格局,有力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转换的进程,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改革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元经济体系给九十年代中国经济注入了勃勃生机,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增强了综合国力,改革已成为中国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的根本动力。

进入九十年代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经济环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其主要特征是:从1991年开始,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加快,并带来了投资推动经济高速增长局面,预期在今后几年将出现经济增长的新高潮;九十年代初连续三年出现的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的格局,生产能力过剩的根本原因不在于产品性供求矛盾,而是产业性结构失衡;国民收入分配继续向个人倾斜,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份额已降至历史最低水平,个人所得份额由1978年的57.3%上升至1990年的72.6%,社会分配已由政府财政单一主体向层层自有资金、各自自主分配的多元化主体转换;新的大范围的消费热点尚未形成,居民所得转向储蓄,政府决定通过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引导居民消费,以形成经济高速增长的新支点;由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换进程明显加快,市场调节已在国民经济大多数领域占主导地位;随着劳动人事制度的变革,各地的人才劳务市场相继形成、联网并发挥了作用,近年来许多大学毕业生走向劳动力市场,它标志着传统就业观念的更新,实行毕业生不包分配的社会条件渐趋成熟。

应当看到,传统的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中形成的,因此,要改变它,需要具备足够的社会经济条件。上述诸种变化了的社会经济特征表明,这些条件已初现端倪,并且将会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发展而越来越清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