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国家课程改革背景下学校课程发展模式的建构与实践

发布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日期:2018-11-30 11:02:00 人气:

国家课程改革背景下学校课程发展模式的建构与实践
华东师范大学 崔允漷



一、问题的提出

(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面临极大的挑战

世纪之交,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教育投入进入4%时代,义务教育普及程度大幅度提高,校长与教师的素质不断提升,老百姓对“上好学”的需求日趋多样化;素质教育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讨论,已经成为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理念。然而,基础教育课程还停留在满足“有学上”的需求上,过于集中的教育行政导致地方、学校既无课程空间,也无课程权力,教育改革效能难以释放;中小学“千校一计划,万人同课表”,学校课程固定化、单一化、同步化,均衡性、适应性问题突出;“应试教育、考分至上”现象非常普遍,育人目标严重窄化、浅化,全面发展教育方针难以落实;学生只学几门要考试的科目,且课业负担过重,教师成了“教教材”的工具,育人观念淡薄,素质教育成了“皇帝新衣”,所有这一切都表明基础教育课程的理念、行动与制度明显滞后,无法满足老百姓对“上好学”的多样化需求。

(二)国家课程改革的难点是校本实施

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部开始组建核心专家团队,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001年,教育部经过大规模的调查研究与国际比较研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颁发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六大改革目标,为我国基础教育描绘了一幅理想的蓝图。其中,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这意味着中国基础教育课程管理要从过于集中转向赋权增能、共享治理的新时代。

这意味着在新课程背景下,学校必须厘清学校教育哲学(愿景、使命与毕业生形象)以统率所有课程去育人,从“依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实施教学”转向“根据育人目标发展学校课程”;教师要从“备一节课”到“备一门课程”,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要转变教师角色去当“导师”……如果这些问题没有一套本土化的专业规范,就会严重影响到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成败,影响到国家基础教育的整体质量,甚至影响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国家战略。

从课程发展的专业视角来看,新课程校本实施的关键是学校依据育人目标,在学段、学科/学期、单元/课时三个层面整合全部课程,整体规划、实施、评估与改善课程方案,以实现课程育人。在这一过程中,学校将会遇到三大挑战:

(1)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如何确立国家课程有效实施的“新教学”?

(2)作为新课程的亮点之一,如何创新制度以实施研究性学习活动课程?

(3)学校如何合理地开发校本课程以提升课程的适应性?

……

对《国家课程改革背景下学校课程发展模式的建构与实践》的评论
评论人:林明煌 嘉义大学教育学系主任、教授



各位大家好,我目前在台湾的嘉义大学教育系当系主任,这个题目是我们崔教授的题目,崔教授刚刚发表,把这个课题都留给我了,我代崔教授把他整篇的论文、整个架构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色做一个简单的摘要报告。
我读了这个论文以后发现崔教授主要是将课程的理念、制度与行动无法因应多样化的社会需求,国家课程改革无法有效落实到校本课程发展,该怎么办呢?崔教授用了十年的时间全部致力在这个方面,据我了解。这里面的解决方式:

1.推动本土化的校本课程发展

策略:选修课、活动课→校本课程

案例: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

成果:课程领导与校本创新、中国校本课程开发丛书5册等

第一个是企图推动本土化的校本课程发展,于是提倡从选修课,活动课,走向校本课程这个途径。于是在江苏省的西岸高级中学作为一个案例,将这个案例写成了丛书,也发表,有兴趣的请参考。

2.提供校本课程发展制度与模式

策略:开发研究性学习活动本土案例

案例:6所不同背景的高中

成果:丛书6册、专书1本

第二个是崔教授也提供了校本课程发展的制度与模式给大家,主要是刚刚崔教授有讲的,是开发研究性的学习活动,提出案例,把这个案例的成果在六所不同背景的高中里面去做,做出来的结果也写了6本丛书和1本专书。

3.重构新课程、新教学所需的专业体系与规范

新课程观: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双基→三维目标教教材→用教材教

策略:行动研究(以学习为中心的翻转教学)

案例:4所中小学和高中

成果:丛书6册、专书6本

第三个我看到的重构新课程,新教授需要专业体系的规范,相当不错的是新课程观,中国大陆现在的新课程是什么,他说教学大纲要大纲的指南应该由课程标准取代,双基转化为三维目标,接下来不应该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这个相当重要,对于教学者来说,我们不是教书匠,我们是教育家,所以所有的老师都是教育家,不是教书匠。教育家是用教材教,教书匠是教教材。所以在四所的中小学和高中都进行了试验,进行了研究性的活动,于是将成果也写了6本丛书和6本专书。

4.建立本土化校本课程发展模式及其评估工具

策略:教师、方案、学生的互动课程实施

案例:上述的案例

成果:专书4本

第四个你会发现建立本土化的校本课程发展模式,跟他的评估工具,里面提出了一个叫做教师、方案与学生的互动理论,我想应该是源自于教学三元素的互动理论,就是老师、教材和学生三大元素,然后将教师的教学整体提高,提升到课程的整体,所以把教材改成方案,我个人理解是这样的。案例就是上诉所介绍出来的案例的人物,写了4本专书,这是我对整篇文章的理解。

然后整篇论文的特色是什么呢?

特色1:采bottom-up的课程开发-推广-普及模式

我认为,首先是崔老师的方案理念是教师、方案、学生三要素互动理论出发点,最重要的是这个部分。然后通过从下而上的这种,所有的课程开发、推广、普及模型推理来推行这个理论,然后尝试通过行动,就是研究性的学习活动,这个部分融入了一些自主性,就是翻转教学的课题理念,企图通过这个过程让学校老师能够提升他的专业发展,达到所有的在在地化校本课程,发展模式的一种模式的建议和提高,通过点到线,从线到面,从面到一体的方式进行推广普及,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这个论文的主题,建构国家课程改革下的本土化校本课程发展之路模式。我想这个我们崔教授都提供了相当丰富的建议和报告。

特色2:从翻转教学的观点,提出理论驱动的校本课程发展模式

第二个特色是,刚刚崔教授讲的主题,现在全世界都在讲翻转教学,到底是翻谁呢?转什么东西呢?这个是值得我们思考的。最重要的就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已经影响到课程,课程我们提出了一个理论驱动的校本课程模式,刚刚所讲的老师方案和学生的互动理论,我稍微整理了一下。

我觉得不错的部分是在学习课程规划,学习案例的设计过程中有一个课程方案的审查,这个过程相当不错。也是可以提供台湾的学校做参考的。课程设计出来以后,学校通过审查机制审查,接下来就是评估,刚刚听到嘉义设计非常重视评估,发现目标申请了以后就是编制评估的工具,这个部分台湾嘉义设计里面格式和这个是大同小异的,可是配置的方式不一样。讲的是基本资料,必须要交代清楚所有的教学者、设计者、时间、学时、班级数以及单元等,之后你用了哪些教学资源,写清楚之后就是目标拟定,这个目标必须是单元目标之外还要扩到学科的目标,就是国家层次定的目标,我们还不清楚了解你这个单元目标到底要达到什么样的学习目标。目标定了以后就是教材分析。教材分析里面分学生阶段的分析,另外教案分析里面除了学生的经验分析之外,还有一项教材内容形式和地位的分析。教学活动设计又分三个部分:一个是准备活动,一个是发展活动,一个是综合活动。准备活动发展活动综合活动每个活动都有评估的方案,评估的方案都是要扣上所有的单元目标,大家有兴趣可以去参考台湾的嘉义设计的方式,这是我们的特点。

我心中有一些心得和疑问的地方:

第一个是我们崔教授,“CurriculumDevelopment”这个词到底是课程开发,还是课程发展?在台湾是课程发展,在日本在韩国用课程开发,特别是日本用课程开发比较多。课程开发本身包含从无到有、从有到更优;课程发展,发展是从有到更优、从少到多,那么应该是要课程开发,还是课程发展是我们值得去深思的。

第二个我还感兴趣的是崔教授终生一直做这个事情,就是本土化的课程发展,崔教授企图用由下而上的方式去提供一套制度改革给学校,可是中国内地是属于中央集权的模式,一个上一个下,我们本土化的课程发展模式这个点是落在哪个点呢?是靠中央集权还是靠草根地方的由下而上?这个地方需要再去做探究和说明。

第三个部分,就是在校本课程里面,学校老师拥有多少决策权?产生什么问题?是不是要提供更多的资料给现场的老师做更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因为草根部分也是属于老师拥有决定权,中央集权是老师完成没有决定权,这两者之下,我们大陆内地的本土校本课程模式到底是什么呢?这也是我们台湾目前在探讨的部分。

最后一个,新课程实施之下,我个人很感兴趣的是,有没有延伸出我们看不到,会衍生出何种的潜在课程问题?

以上是我个人的想法,谢谢大家!